教育資源分享論壇's Archiver

edushare 發表於 2018-11-7 10:09

建立正確觀念:打破大腦學習的8大迷思

2018-11-06 未來Family 作者:王惠英

日常生活中,常見許多關於大腦的錯誤理解。建立正確的大腦知識,有助於父母親陪伴孩子學習,不致於走冤枉路。我們整理出常見的八種迷思,一一破解。

你相信聽古典音樂會讓寶寶變聰明嗎?看到右腦開發的課程,你會不會送孩子去上課?或者,你以為睡眠只是大腦的休息時間,應該多保持清醒來學習和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充斥著很多關於大腦的錯誤理解,做爸媽的需要建立正確的大腦知識,才懂得如何陪伴孩子的學習,不致於走冤枉路。

隨著腦科學的發展,大腦學習的種種迷思也逐一破解。以下整理出八種迷思。

[b]迷思1. 頭腦愈大,代表愈聰明。[/b]

有人認為,一個人的頭愈大就代表愈聰明,因為腦袋的尺寸、容量比較大,可運用的腦細胞應該也比較多。

正解: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去世後,科學家發現他的大腦比男性的平均水平還「小」,但局部前額葉、體感運動、頂葉和枕葉等皮質比同齡男性稍大。腦容量的大小與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的關聯,真正的關鍵在於大腦皮質的結構與連結。

[b]迷思2. 我們只用了大腦的10%。[/b]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我們只用大腦的10%」的說法,就連2014年上映的法國科幻動作片《露西》(Lucy)也用這個主題來鋪陳故事情節,有人甚至主張,絕頂聰明的愛因斯坦使用了超過10%的腦容量。

正解:我們絕對不只使用10%的腦容量。對大腦的科學掃描結果顯示,腦部活動涵蓋整個大腦,即便休息的時候也不例外。有關大腦損傷的研究也指出,輕微的腦部損傷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大腦幾乎沒有可以被損傷、同時又不會失去功能的區域。如果90%的大腦通常是沒有被使用的,那麼對沒被使用的大腦區域造成的損傷,應該不會影響大腦運作。

[b]迷思3. 大部分的人慣用左腦,所以要多做右腦開發。[/b]

左右腦分工明確的說法流傳甚廣,一般認為左腦掌管語言邏輯,右腦負責情緒藝術和創造力,甚至有「左腦人」和「右腦人」的區分,也有爸媽想辦法努力開發孩子的右腦。

正解:大腦雖然可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但其實合作無間,只要中間的橋梁「胼胝體」沒被剪斷,兩邊訊息的交換是快速無礙的。對人腦的掃描實驗發現,人在完成語言、邏輯思惟或其他很多活動時,左、右腦都參與其中。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創造性與右腦有任何特殊的關係。

[b]迷思4. 智力是天生的,不會改變。[/b]

很多人認為,有些人生下來就比較聰明、有些人就是比較笨,這些在出生時就決定了,無法改變,智力是固定不變的。

正解:就跟身高一樣,人的智力取決於父母基因,但也會受到後天環境影響。先天基因設定了智能發展的上限,後天環境包括基本營養、生活經驗等也會帶來影響。此外,單一智力也已經走向多元智力,除了傳統注重的語文、邏輯推理之外,更納入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等智力。

[b]迷思5. 莫札特效應,聽古典樂會讓孩子更聰明。[/b]

有個普遍流傳的想法:播放古典音樂給小寶寶聽,可以增加他們的智力。許多銷售兒童古典音樂的業者,緊抓住每一個機會促銷這個想法,就是為了讓產品大賣。

正解:這樣的想法最早來自1993年《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報告,指稱大學生在做空間推理測驗之前,聆聽10分鐘莫札特奏鳴曲,能夠提升測驗成績,但報告中也提到,這個效果其實是短暫的。聆聽古典音樂,雖然可能有短暫調節情緒和專注力的效果,但無法長久提升智力。

[b]迷思6. 大腦在有壓力的狀況下,會運作得更好。[/b]

有些人認為,如果在孩子學習時給予壓力,大腦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會有更好的學習表現。

正解:壓力會影響記憶,海馬迴很容易對壓力訊號起反應。如果壓力不太強,大腦的反應會比沒有壓力時好,可較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保存訊息;但是壓力太大或持續太久,就會開始傷害學習,腎上腺分泌過多的皮質醇(又稱為可體松),會傷害海馬迴的細胞,降低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b]迷思7. 睡眠只會浪費時間,是一種壞習慣。[/b]

人在清醒時可以做很多事情,卻要花將近1/3的時間睡覺,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學習或工作,可以有更多收穫,讓成績更好。

正解:睡得好,記得牢。研究顯示,睡眠是與記憶和學習有關的關鍵環節。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神經元仍然規律的工作著,可能是在重播白天所學的東西,同時進行特別的大掃除;一方面是清理記憶中瑣碎的部分,一方面也把記憶整理組合成比較容易理解的組塊,加強鞏固重要的記憶。如果遇到較困難的題目,百思不得其解,不妨先去睡一覺再說,也許會有靈光乍現。

[b]迷思8. 大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衰退,各方面的能力都會下降。[/b]

很多人相信,隨著年紀愈來愈大,不只體力愈來愈差,腦袋也會愈來愈不靈光,只會衰退,無法再像年輕時一樣。

正解:腦部的老化,主要表現在記憶力變差、執行功能退化,前者平均約在30多歲,後者則通常在70歲後開始發生。而執行功能指的是工作記憶、反應速度、處理速度等能力。不過,大腦也有某些功能不太會受到老化影響,例如口語能力和理解力、字彙運用,甚至還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而進步。專業能力也比較有彈性,尤其若有持續的鍛鍊,就更不容易鈍化。

edushare 發表於 2018-11-7 10:11

6招打造學習腦

2018-11-06 未來Family 作者:王惠英

3歲、8歲、12歲的孩子腦部重點大不同

[b]洪蘭:如果大腦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b]

養兒育女不容易,很多父母在懵懂摸索中前進,也在犯錯失敗中成長。科技與醫學的發達,使得現代父母可以透過腦科學研究,更清楚了解個別差異的存在,並藉由大腦發展的脈絡找到教養教育的方針。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曾說:「在教養的路上,順著大腦的發展去做是最正確的,因為如果大腦未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

有正確的方法,父母在教育教養上得以「四兩撥千斤」。本期報導從大腦科學看教養教育,整理出6個關於大腦學習的新思考,以及對應的正確教育教養招式;並從注意控制力、語言學習、數學學習、壓力與情緒管理、建立習慣、運動、睡眠等7個面向,提出實用可行的生活建議。

養兒育女不容易,很多父母在懵懂摸索中前進,也在犯錯失敗中成長。透過腦科學研究,父母可以更清楚了解個別差異的存在,也能夠藉由大腦發展的脈絡找到教養教育的方針。

1980年代中期,腦造影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帶動大量快速的腦科學研究。美國老布希總統曾宣稱:1990~1999年為「腦研究的10年」(the decade of the brain),加拿大、歐盟、中國、日本等國也陸續挹注資金,投入研究行列,至今仍是蓬勃發展。

[b]21世紀是大腦時代[/b]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吳嫻指出,21世紀被稱為大腦時代,衍生了各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包括神經語言學、神經教育學、神經經濟學等。例如,神經教育學就聚焦於學習的本質,關注大腦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以及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可以對教育現場產生什麼啟發。

我們的大腦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細胞),更驚人的是,每一個神經元會進行大量的連結,形成總計上兆個突觸。在突觸大量生長後,隨之而來的是「用進廢退,去蕪存菁」的修剪過程。而且腦神經具有可塑性,會持續學習變化,影響有關感覺、知覺、思想、情緒等各方面能力。

在《大腦解密手冊》(The Brain: The Story of You)一書中,美國神經科學家伊葛門(David Eagleman)談到:人類誕生時,腦的一部分具有基因上的硬體布線,例如哭泣、吃奶、母語學習等;同時也有即時布線,接受生活經驗的形塑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

[b]注重個別差異的存在[/b]

「每個人的腦大同小異,」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表示,一般人的大腦構造、主要神經系統迴路和功能是類似的,但部分的小迴路功能則會不一樣。

郭乃文說,若將大腦比喻為管弦樂團,一般正常基因的孩子該有的指揮和樂器種類統統都有,但可能因為配備的樂器數量不一樣,或演奏時使用的主力樂器不同,所以會呈現出激烈或田園等不同的音樂風格。

以美國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於1983年開始提出的多元智能(MI)理論來說,每個人至少有八項智能: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這些不同的智能,都可以找到與大腦學習和發展相對應的區域。

「智力由單一到多元,凸顯個別差異的存在,」吳嫻談到,念書或做體育、舞蹈動作都會用到腦袋,但很會念書的人可能動作很笨拙。又例如同樣解數學題,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代表每個人「靈光」的腦區不一樣。

「家長要建立的重要觀念是,每一個個體的差異到底好或不好,是恰巧被某個特定時代評斷的。」郭乃文指出,平民化教育不過是近百年的事,以前的教育就是生活有用的教育,靠的是行動執行力,而不是文字或觀念,在那個年代,只會念書反而不見得是有用的人。

所以,為人父母最勇敢的表現是,明白孩子到底學什麼學得最好,而不是看別人學就跟著學。「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長處,就像手中握有不同的幣別,美元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們該慶幸的是自己處在一個可以兌換不同幣別的時代,」郭乃文說。

[b]經驗是大腦發展要件[/b]

大腦皮質負責思考、記憶和學習等複雜的認知與情緒,可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及顳葉,依序掌管認知思考與決策、運動感覺的體覺、視覺及聽覺等功能。知覺運動皮質在學齡前開始成熟發展,額葉則是最晚成熟發展的區域,前額葉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

郭乃文再將大腦比喻為劇場,不管額葉、頂葉、枕葉或顳葉,這些配備的角色功能其實一直存在著,只是有人在前台、有人在後台,各自的準備階段和演出活躍的時期不一樣而已。

「大腦需要經驗才會成熟,這是大腦發展的要件,」郭乃文強調,經驗與基因一樣重要,但光看過不能和經驗劃上等號,因為看過不等於搬進大腦裡,還有搬了什麼也很重要。「同一事件,每個人搬進大腦的方法也不一樣,」她說。

由於每個人的學習模組不同,在大腦配備與外在環境互動下,受到影響或消化吸收的狀態也會不一樣。

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要不要刻意提供多元豐富的環境?郭乃文表示「沒有特別的必要」,因為現在普遍認為的豐富環境,通常是「外在」的豐富,而不是「功能」的豐富。「我們看同一個東西,其實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角度,只有一本書也能讀出豐富的內容,」郭乃文說,材料是外在的,但對材料的觀點及吸收是由自己決定的。

例如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他小時候患有嚴重的風溼病,沒辦法到外面四處玩耍,就留在家中院子觀察自然植物,生活經驗相對貧乏,卻能創造出偉大豐富的作品,關鍵在於人看事情的方法。

可見環境的豐富不在於外在刺激的多寡,而是一個人理解或描繪的多元。「貪多的父母,卻可能會造成孩子注意力、持續力的損失,真正要學習的是換角度看,同時能增加深度,」郭乃文說。

[b]教養要懂得因勢利導[/b]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洪蘭曾說:「在教養的路上,順著大腦的發展去做是最正確的,因為如果大腦未成熟,還沒有準備好,教了也是枉然。」

台北榮總資深臨床心理師黃瑞瑛談到,3歲前是大腦的基礎發展階段,父母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養成孩子的學習動力,同時保持情緒或生活規律是持續穩定的狀態。

「孩子能否穩定發展,是父母和子女兩方互動的結果,」黃瑞瑛指出,親子關係也是一種社會關係,如果維持在安全穩定的狀態,不會經常流於情緒的爭鬥,小孩就比較能與外面建立正向的關係,在有安全感下進行探索。

黃瑞瑛提醒父母,探索是有趣的事情,不要打壞或過度餵養、刺激孩子的學習,「如果日常生活中充滿太多或過強的刺激,遠超過一般學習環境內的刺激,就會影響正規的學習。」例如,孩子覺得寫字不有趣,就不想寫字。

至於大腦發展的敏感期,郭乃文指出,8~11歲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階段,自我與人際情緒較為敏感;接著進入12~18歲前額葉開始活躍的青少年時期。不過,現在的青少年時期似乎拉長了,在受到環境刺激下,生理發展普遍提前,加上經驗缺乏,導致心理發展延後。所以,愈來愈多年輕人到20幾歲仍不成熟。

「青少年面對身體的變化,可能連自己也感到失望,也會做很多新的試探,」郭乃文建議父母,站在孩子的什麼位置需要有彈性,「除非少數重大的狀況,否則不要站在孩子的對面,沒什麼後遺症的時候站旁邊,他需要你的時候,站後面給予支撐。」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葶葶指出,青少年時期的突觸過多、抑制力較差,神經細胞正處於自動修剪、邁向成熟的過程,選擇「投其所好」是不錯的互動方式。例如,透過臉書或LINE訊息的溝通互動,有時比面對面的對話來得有效。

[b]後天的執行力很重要[/b]

前額葉皮質區位於大腦前方,猶如大腦的「執行長」,與注意力、判斷、計畫、衝動控制、執行力和同理心有關。如果這個腦區的活動低落,就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做事缺乏具體的目標和條理、經常拖延等狀況。

「前額葉是人生必經的路,」黃瑞瑛說,有同樣的藝術天分,有人後來能夠賴以為生或出人頭地,有人卻可能潦倒一生,差別就在前額葉。

郭乃文指出,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很重要,要懂得看自己的優點,也要累積自己的優點,「不管你是音樂好或體力好,都需要靠大量的磨練,才能累積自己的優點。」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功,光憑天賦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後天的執行力。

從大腦科學來看教養教育,本期報導涵蓋注意控制力、語言學習、數學學習、壓力與情緒管理、習慣、運動、睡眠等七個面向,幫助父母和老師回到「人」的本質思考。

在先天基因與後天經驗的互動下,生命中的所有經歷都塑造了腦中的微觀細節,也決定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教養教育的最大的目的,也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img]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6/draft/5494849.jpg[/img]

[img]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1/06/draft/5494850.jpg[/img]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