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分享論壇's Archiver

edushare 發表於 2013-7-22 16:28

霾害解析/印尼火耕 無風無雨 讓星、馬「蒙塵」

2013/07/08  【聯合報╱本報記者 鄭語謙】

[img]http://mag.udn.com/magimages/4/PROJ_ARTICLE/381_1219/f_464943_1.jpg[/img]

每年六到九月初的旱季,印尼農民為了搶在雨季來臨前「整地」種植油棕樹,會以「火耕」方式來「燒山」,接著再等待十月雨季來臨時,由大雨來撲滅林火;正是這把森林大火讓東南亞上空蒙上灰濛濛的煙霧。

放火燒林一直以來是印尼農民的傳統耕作方式,原來只限於小規模零星火燒,但近年由於印尼推廣種植油棕樹,希望取代馬來西亞成為棕油輸出大國,許多跨國公司也利用放火來清理種植,導致面積越來越大。

前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表示,印尼使用的火耕種植,是非常早期的種植方式,台灣少數原住民、東南亞國家包含泰國、緬甸至今也採火耕種植,主要是因為簡便,因山區面積太大,採用人力或電鋸都不符合效益;且透過燒掉剩餘的農作物,肥料能快速回到土壤,農民燒完這座山頭,就移到下座山,數年後再回來,就又能重新種植。

但是近年來,印尼幾乎是以「燒森林」的方式大面積焚燒,燒去的樹木植物遠超過農作物本身,火點動輒上千個,所以每年一到旱季,煙霧便壟罩整個蘇門答臘,若是天空遲遲不下雨,且持續是萬里無雲的晴空,在西南風吹拂下,嚴重影響位於印尼東北方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空氣品質,能見度只剩三、四百公尺,人民出門只能戴口罩,白天行車也要開車燈,而印尼許多國內航線多受影響而停飛。

霾害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劉紹臣說,霾害的發生,人為因素雖占絕大部分,然而實際上,兩者都是;因為在焚燒行為後,天氣的好壞,是左右災害嚴重性的關鍵。綜觀這次霾害,正是因為連續多天都是「無風也無雨」的晴朗「好」天氣,才導致塵霾在上空久久無法散去。

歷史上,同樣發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大規模的霾害,正是一九九七年時,因為聖嬰現象導致的災情。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徐光蓉教授說,當年印尼同樣在六月開始焚燒森林,卻因為遇上「聖嬰年」,氣候變異,導致印尼發生嚴重乾旱,原本「該來的雨」沒有來,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造成印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霾害,持續超過一個月,能見度幾乎只剩五十公尺。

[b]蒙古強風變少 削弱北京沙塵暴[/b]

和霾看起起來很相似的「沙塵暴」,不只是每年造訪北京的恐怖訪客,也常常在春季時影響台灣空氣品質;但近年隨著全球暖化,蒙古高壓減弱,強風次數變少,儘管戈壁沙漠化越趨嚴重,但沙塵吹到了北京,頂多只能稱為「浮塵」。

大陸戈壁沙漠的沙塵暴,往年總在春季時襲擊西北、華北、及東北各區。當八級以上的強風颳起時產生起沙作用,沙塵暴就會發生,風力大時,能將石頭和沙土捲起,隨著飛到空中的沙塵越來越多,濃密的沙塵鋪天蓋地,遮蔽了陽光,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就像在黑夜中,又被西北居民稱為「黑風暴」。

不過,前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表示,中國西北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沙漠化的情況雖然逐年加劇,但是受全球暖化影響,蒙古高壓已經不像從前強烈,導致起風條件不足,八級以上強風產生的頻率變得越來越少,少了能把沙塵捲起的強風,就不足以稱為沙塵「暴」,只能是浮塵了。

劉紹臣表示,過去西安地區一年至少會有數十次沙塵暴發生,但是近20年,平均一年不到一次,現在北京一年頂多五到十次會有浮塵影響,能見度約十到五公里。

edushare 發表於 2013-7-22 16:31

霾害解析/燃燒有機物+陽光→「霾」沒天空

2013/07/08  【聯合報╱本報記者 鄭語謙】

[img]http://mag.udn.com/magimages/4/PROJ_ARTICLE/0_0/f_464944_2.jpg[/img]
東南亞又因印尼的人為火燒林地,出現嚴重霾害,這不僅危害鄰國,連印尼的小朋友也得一早就摀鼻子過生活。(路透)

[img]http://mag.udn.com/magimages/4/PROJ_ARTICLE/381_1219/f_464944_1.jpg[/img]
消失的台北101?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蓉在2010年颱風過後,從台大拍到的101大樓,右圖為2011年在同一地點拍攝的照片,當時台北受到大陸霾害影響,幾乎看不見101大樓。 圖/徐光蓉提供

今年六月中印尼蘇門答臘地區因人為火燒林地的點不斷擴大,上空出現一大片灰濛濛的塵霾,經由西南風的吹拂,侵襲鄰近的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新加坡並指控印尼的霾害已經衝擊經濟和觀光產業,更讓國民健康都深受霾霧毒害。

事實上,霾害的產生來源並非只有火耕一途。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徐光蓉教授指出,包含農作物、機車排放的廢氣等,任何有機物只要一經燃燒,再接受太陽照射後,便會產生「光化作用」,而霾(smog)正是光化的汙染物。

「霾」在大氣中因折射作用,看起來有點淡淡的黃色,聞起來並沒有味道。

徐光蓉表示,霾的成分包含占絕大多數的硫化物,以及硝酸、氮氧化物、黑碳,還有細小的灰塵等,直徑皆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肉眼幾乎看不到。

不過只要大氣中出現霾,就會直接影響能見度;目前國際氣象組織沒有對霾濃度加以分類,而是以「空氣汙染指標值」(PSI)來評斷,當指標超過一百時即為汙染,這次的印尼霾害則是直接衝上三百。

霾如何產生?前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表示,燃燒有機物以及排放廢氣時,其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下,會在空氣中起氧化作用,燃燒的二氧化硫變成三氧化硫,再碰到空氣中的水,就變成硫酸,即為光化作用。

簡單來說,光化作用就是「燃燒有機物+陽光→硫酸」,而正因為還要有晴天的配合,所以霾害既是人禍,也算是天災。

徐光蓉表示,光化作用就會產生汙染物,主要汙染物分別以臭氧、氮氧化物的PAH(多環芳香族),以及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的結合的PAN(CH3CO(O2)NO2)為主;前者已經證實對植物生長有害,加州的柑橘以及英國的菸草都發生產量減半的影響。對人體雖暫時無法證實直接影響,但已有研究顯示,和嬰兒猝死率相關,人體若長期累積,仍會影響健康。另一汙染物PAN則會刺激人眼落淚。

此外,還有一種常出現在冬天的塵霾(haze),台灣、大陸都常出現過這類霾害。

劉紹臣表示,在台灣冬天的高雄,因為工業汙染,加上終日晴天,到了夜晚溫度降低,輻射冷卻後產生逆溫層,導致接近地面的空氣變得穩定,晚上排放的空氣汙染物便開始堆積,只要無風無雨,汙染物無法散去,到了白天,太陽一照射就會產生霾,因此高雄的冬天,空氣品質常常超標,能見度也差。

而終年飽受霾害之苦的北京也屬於這類霾害,劉紹臣表示,華北屬於乾燥地區,又是重工業區,冬季時輻射產生的逆溫層常出現,又幾乎是靜風,發生霾害強度是高雄數倍。偶然乾淨的時候,就是北方東北季風下來時,而此時北京的霾害,也會隨著東北季風來到台灣。

edushare 發表於 2013-7-22 16:33

霾害解析/必學單字大閱兵

2013/07/08  【聯合報╱本報訊】

懸浮微粒 aerosol

霾害 smog

塵霾 haze

沙塵暴 Sand Storm

[b]延伸閱讀[/b]

《氣候變化︰區域應對與防災減災 》秦大河著/科學出版社

《能源真相揭密:一場遲來的氣候正義 》賀柏特.吉拉德、米格爾.曼登薩著/寶鼎

《環境也是災害:你準備好面對了嗎?》伊恩.波頓、羅伯.凱特、吉爾伯.懷特著/聯經

《暖化戰爭 首部曲: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郭箴誠、商鼎科普編輯小組編著/商鼎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