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醫師拔管…安寧病患 尊嚴的走了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4.09.01 03:17 am


安寧緩和醫學會新拍影片,推動醫護人員為病患拔管,有尊嚴地離世。圖為影片中醫師為病患拔管。記者修瑞瑩/翻攝


拔管影片末期患者之妻許弘子是成大安寧病房志工,她說公布家人最痛,是為了完成丈夫遺願。記者修瑞瑩/攝影

國內第一支真實安寧緩和醫療拔管影片,最近由成大醫院安寧療護團隊推出。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成大教授趙可式表示,相關法令雖已在去年修法,但至今敢拔管的醫師仍不多,期待這支影片能提供協助,讓更多末期患者能尊嚴離世。

一手促成國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的趙可式指出,條例從民國八十九年立法以來歷經三次修法,直到去年第三次修法前,因條件過於嚴苛,能依法進行拔管、讓末期患者尊嚴離世的個案極少。

多數醫療人員不敢拔管

即使去年修法後條件放寬,只需一名家屬同意即可,但第一線醫療人員面臨生死時,仍然相當猶豫,不敢拔管,成大醫院才會製作此教育影片。

影片中主角一家人是在成大安寧病房擔任志工的許弘子,七十四歲丈夫去年出門時突發心肌梗塞送醫,許弘子接到消息時,昏迷的先生已急救插管。許弘子之前常與先生討論,兩人都希望在生命終點時,能放棄不必要的急救,平靜離世,並都簽下意願書。

啟用「限時醫療嘗試」

她了解插管不是先生的意願,但要拔管,心情上面臨很大考驗,先生未判定腦死,器官也還堪用,不完全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可拔管的「末期病人」定義。經與兒子商議,醫院啟用國際上安寧醫療中的「限時醫療嘗試」,即等待五天,若狀況好轉繼續治療,轉壞則拔管。

五天後許的丈夫器官衰竭,在兩名醫師判定下,准予拔管,全部過程都以影片記錄下來,剪輯七分鐘長度。目前已在成大醫院推廣教育中播放給全台醫護人員觀看,未來也將放在網路上給一般民眾參考。

病患妻:完成先生願望

許弘子表示,全部的過程是一家人心中最大的痛,但為了完成先生的生前願望,並讓更多人能選擇在生命末期安詳離世,願意公開,但每次看到影片仍忍不住掉淚。

趙可式表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規定「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即可拔管。但目前臨床上醫師多數仍僅針對癌末、漸凍人,或腦死及心、肝、腎、肺主要器官嚴重衰竭的病人,願意協助拔管;主要擔心倫理與法律的考量。

國外推動安寧醫療多時,已有符合醫療倫理的完整程序,其中「限時醫療嘗試」即為重要一部分,但目前國內只有安寧病房的醫師能依照這個程序,為末期患者拔管;她期待未來各醫療分科醫師都能進行,讓台灣的安寧醫療更上一層樓。

成大教授趙可式:插管不成人形 徒增痛苦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4.09.01 03:17 am


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成大教授趙可式,最近新製拔管影片,教導全台醫護人員拔管程序,推動尊嚴死亡。記者修瑞瑩/攝影


國內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民眾可預先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尊嚴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本報資料照片

一手促成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與修法的成大教授趙可式,本身是癌症患者,多年來看過太多臨終時「不得善終」的個案,更加強她推動的決心。

趙可式民國八十二年返台任教,將國外安寧緩和醫療帶進當時完全沒有這種觀念的台灣。經歷二十多年的奮鬥,去年一月三度修法,終於調整到她最初的目標,讓她在立法院當場流下喜悅的淚水。

目前在YouTube上鍵入「安寧療護」,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影片,讓民眾了解許多臨終急救的醫療行為,事實上並無法挽救患者,只能延長瀕死過程;對患者來說十分痛苦,家人看在眼裡也萬分不捨,例如心肺復甦術會壓斷肋骨、插管會造成大量出血。

趙可式表示,有一次她搭計程車,司機提到自己的母親八十多歲重病送醫插管急救,當時覺得當然要救,但後來母親躺了十一個月,全身一寸寸地腐爛,手腳孿縮,不成人形,最後還是走了,「如果我知道結果相同,母親根本救不回來,不可能同意插管」。司機邊說邊哭,讓她印象深刻。

醫界表示,台灣因為有全民健保支付急救費用,加上傳統認為親人臨終如果不急救就是「不孝」,造成許多無效醫療,及讓病患在臨終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像是之前的法令規定,一定要患者四代親屬都同意,才能拔管,台南曾發生八十多歲富商臨終前家人同意拔管,但「小三」生的兒子突然跑出來爭家產,揚言「沒分到財產就不能拔管」。瀕死的富商就一直插管躺在病床上,最後全身都爛光,形同死屍,數月後財產平分才由家人收屍。

目前新法只要親屬一人同意即能拔管,配偶排在第一優先,有親屬先後排序,富商的情形已不可能再發生。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衛福部:保障末期患者醫療自主權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2014.09.01 03:17 am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王宗曦昨天表示,安寧緩和條例保障末期患者醫療自主權,因此訂定須有兩位專科醫師認定患者的病情為末期,且一名家屬同意,才得拔管;若末期患者仍有意識,可決定是否接受治療。

是否在安寧緩和條例中添增列謀殺刑責?王宗曦說,非末期還有治癒機會的患者,不適用安寧緩和條例,而在醫療法規中,多是規範醫護人員,並沒有為病患、家屬制定的法條,家屬不照顧失能患者是否涉謀殺,應由刑、民法來判決。

2醫師判定、1家屬同意 即能進行拔管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在民國八十九年立法,歷經九十一年、一○○年及一○二年三次修法,醫療人員得以在法律保護下,針對末期患者不進行無治癒效果,只能延長瀕死過程的治療,必要時並得以撤除其維生設備。

目前規定,只要有兩名醫師判定病患符合末期診斷,在一名家屬同意下,即能進行拔管。成大教授趙可式表示,這部分已非常完整,但又有其他問題,像有些臥床病患,家屬不願長期照顧,明明能繼續治療,卻強硬辦理自動出院,偷偷拔管讓病患死亡。安寧條例下一個修法目標是,增列謀殺刑責。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新聞眼/不救就不孝? 善終為何那麼難

【聯合報╱本報記者修瑞瑩】        2014.09.01 03:44 am

台灣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廿多年,去年初好不容易三度修法,讓末期病患可以不一定要接受不必要的急救,安詳離世;但法令通過至今一年半,醫院或照護機構仍躺滿插管病人,醫師不願意輕易拔管,問題到底在哪?

國內安寧緩和醫療之母的成大教授趙可式是癌症病人,最大心願就是在離世前能看到法令順利施行;但因為台灣人的傳統觀念,達到目標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愈來愈多人了解,臨終前的急救,不僅對病人是一種痛苦,急救只是延長走到死亡那一刻的時間;對家屬也是一種折磨。

在急診或加護病房外,常見到家屬聚集討論,「要不要插(管)?插下去就拔不起來。」意指一旦插管,病人往往還能拖個一年半載,後續的照護與花費成為家屬抉擇的重點。

國人傳統觀念認為長輩即使病重,晚輩放棄急救就是不孝,幾乎沒人願意承擔這罪名。

而法令上雖賦予醫師拔管權利,只要兩名醫師判定病人屬末期病人,加上一名家屬同意即能拔管;但在目前醫病關係緊張氛圍下,醫師多怕惹麻煩挨告,而變成如果家屬堅持拔管,醫院通常會請安寧團隊協助。安寧團隊原本工作是照顧末期患者,卻變成「拔管專家」。

有民眾生前簽下同意書,註記在健保卡上,表明自己到那麼一天時免去不必要急救,安詳離世。但即使有同意書,家人仍不忍不急救。

雖然法令已具備,但從醫護人員到一般人還需持續推動觀念,才能真正施行。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臨終父自己動手拔管 女博士泣訴沒讓他好走

2015-07-05 03:05:33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中研院副研究員阮麗蓉(右)贈花給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感謝趙在安寧上的努力,讓父親得以善終。 記者修瑞瑩/攝影

「我不能原諒自己讀了這麼多書,竟然不知道要如何讓父親好走。」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阮麗蓉父親去年底去世,她半年才走出傷痛,日前在成大安寧病房的活動中,控訴國內的末期醫療有名無實,讓父親飽受折磨離世。

阮麗蓉吐露這段切身經驗時強忍淚水,推動安寧療護的成大教授趙可式在一旁輕拍她肩膀安慰。

阮麗蓉說,父親阮旺根是牙醫,去年底因肺炎住院,生前他與家人討論「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希望能安然離世,不做無謂搶救;但入院後家人六神無主,仍聽從醫師建議為父親插上呼吸器與鼻胃管。

阮麗蓉表示,雖明知這麼做非父親所願,卻因不捨只能接受安排。看到父親每次嗆咳與抽痰時全身痙孿、痛苦難當,一生堅強很少掉淚的父親竟流下淚水,她心如刀割。

阮麗蓉原本希望醫師能協助父親拔管,讓他平靜離世,但醫師說:「拔管病人會像溺水一樣,非常痛苦,你要這樣做嗎?」她上網查詢,發現趙可式可以安排成大醫院的安寧病房,於是立刻轉院。

「父親知道要轉院時精神一振,後來自己動手把氣管內管拔掉,在成大安寧病房安詳離世。」阮麗蓉表示,她當然捨不得父親走,但人應該有選擇該怎麼走的權利;她難過自己念到博士,卻從未接受生命教育,面對至愛要離開,手腳慌亂,「希望不要再有人經歷這樣的痛」。

趙可式表示,目前依法只要有一名家屬同意,兩名醫師判定,就能為末期患者拔管,可惜臨床上願意拔管的醫師不多,甚至傳達病人與家屬錯誤的訊息。

她以阮父為例說,拔管怎麼會像溺水?只要有適當的醫療介入,給予鎮靜、止痛、減少呼吸道分泌等藥物,就能讓患者在睡眠中安詳離世。

趙可式說,國內雖號稱五十二家醫院提供末期安寧醫療,事實上不少醫院做得一點都不到位,她很難過但不會放棄,未來會持續投入床邊教學,落實有品質的安寧療護。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