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學校廁所清掃工作 到底該不該委外?

2017-08-17 08:39彭菊仙(親職作家)

聽到某些高中將廁所清掃的工作以付費委外處理,我坦承第一時間感到相當震驚,因為在我的成長經驗裡,從小學、國中到高中,學校的廁所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通力合作、各班輪流清掃完成的。

我的腦海立即跳出和同學們一面捏著鼻子、頻頻嘖嘖喊臭,一面七手八腳清理大小便、倒噁爛垃圾桶等各種驚心動魄的畫面。

當時懂不懂得廁所衛生代表著一個國家人民的文化素養與道德水平?當然不知道,因為從學校到公共場所、甚至至親好友的家裡,完全清爽至令人耳目舒坦的廁所幾乎是微乎其微,不是周邊溢滿阿摩尼亞的騷味,就是馬桶一圈一圈長年累積的污垢深漬。

但是,能脫離「以水桶沖茅坑」的土法煉鋼時代,自動沖水馬桶的神奇、文明與便利已經是我們當年對美好廁所的極致想像。那個年代,哪個廁所不臭?馬桶旁哪塊地板沒幾處尿漬,甚至污便都見怪不怪!因為廁所的定義不就是裝人穢物的地方嗎?髒臭噁爛是理所當然;不臭不髒?那就不叫廁所。

所以,你說當年我也是小屁孩的年代,打掃起廁所有比現在的孩子高明嗎?正因為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叫做五星級完美廁所,甚至連大人也沒幾個見識過真正有國際水準的乾淨廁所,所以大家對清掃廁所該到達什麼樣的水準也沒有太刁難的要求。

是孩子掃不乾淨,還是廁所的衛生標準提高了?

新聞出現後我深入去了解,才知道現在豈只高中將清掃廁所的工作委外,事實上,不少小學、國中在好幾年前就把這等工作花錢外包處理。

大家的理由都一致:學生根本掃不乾淨!

什麼是掃乾淨?什麼是掃不乾淨?隨著民智漸開,以及國際化、全球化,翻開「廁所設備與文化演進史」,現代人對於何謂乾淨、可接受的廁所,標準似乎早和過去大異其趣,已不能同日而語。

現代的廁所不論在捷運、車站、飯店、醫院或是百貨公司,幾乎處處地板乾爽、窗明几淨、燈光柔和、鏡面清晰,整體裝潢時尚美感,幾乎讓民眾忘了此方密閉空間在建築結構裡的主要功能乃為收人穢物之所。似乎,沒有異味、馬桶晶亮,早已成了現代人對廁所最起碼的要求。

每每看到在公共場所清掃廁所的工作人員包緊著手套口罩、手拿著特殊的清潔用品、工具等,頻繁的進進出出,我也在想,清掃廁所的工作是不是也逐漸發展成一項具有SOP的專業工作?

我們的孩子在這樣文明高級的廁所文化裡長大,我們大人也逐漸習於不斷提升的廁所衛生水準,這會不會才是我們認為「孩子根本打掃不乾淨」的主要原因呢?既然我們對於廁所的衛生標準已然提升到某個高層次,那就讓專業的來也無可厚非?

我問高中國中的孩子,該不該交由清掃人員來掃學校廁所?

孩子說天天都請人清掃,那肯定要燒掉很多錢吧?一般學校的家長可能支付這麼龐大的費用嗎?另一方面,常常有外人進出學校也不是很妥當,所以平日的廁所基本清掃工作,孩子認為還是交由學生自己來負責比較實際。

「但是學生掃不乾淨怎麼辦?」

「每隔一段時間再固定請人來大清掃,這樣或許可以補救吧!」

或許,隨著時代演進,由學生負責平日的基本清潔維護工作,但為求更優質的廁所衛生品質,適當的委外來做補救措施與大整理,不失為一個兼顧生活教育與維護優質廁所衛生水準的折衷方法。

設立「五星級廁所打掃基金」,鼓勵孩子投入清掃!

我也在這個事件中意外得知孩子的學校設立有「五星級廁所打掃基金」,會把獎金頒給打掃品質最優的班級,非常具有鼓勵的效果!

說實在,對我有三個青春期孩子的媽媽而言,我似乎更樂意把錢花在磨練孩子的生活能力之上,因為這更具有長期投資的效果與意義。畢竟,用錢換到暫時的清爽固然值得,但若能賺到一個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將更令人欣慰可喜!

即使孩子未必能做到如專業水準的盡善盡美,但是不代表就不需要開始練習,也不是因為孩子做不好,就乾脆讓他們通通都不要,剝奪他們成長的機會。每一件事情都是從零開始,都是從不會到會,一點一滴累積,便能從經驗中歸納原則,才可能有做到完美的一天。比如孩子洗碗,一開始總是洗不乾淨,不少父母還要事後再洗一次,但是傳授方法,監督鼓勵,孩子就能從洗不油的餐具不斷進步,到了高年級以上,連炒菜的大油鍋都能洗得清潔溜溜!只要我們大人認為這是重要必學的生活能力,也願意不斷給孩子機會練習,總有一天孩子會做得漂亮!

然而,在台灣,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幾乎是從早到晚,多過於家庭生活,在學校使用廁所的頻率也可能多過於家裡,而忙碌的中學生每每踏著沉重的步伐在昏暗中回到家裡,又有多少人能好整以暇的磨練洗碗、拖地乃至於清掃廁所的能力?

既然身為學校的一份子,在學校每天待超過九小時的時間,有時還要留校、夜自習,那麼,學生們分工合作做一些基本的廁所清潔工作也無可厚非。特別是全校的總人數除以廁所數量,算起來其實並不吃緊,若是好好地規劃調配人力,應該不至於搞得學生人仰馬翻。

動手做,是成長的重要基礎。學校教育應是全人教育,更包含生活教育,除了智育的栽培,我們更期望教育出五穀也能分、四體也很勤、獨立自主會生活的孩子!

說實在,當年我等被規定輪流掃廁所時真是「歡喜做、甘願受」嗎?一點也不!尤其清掃時間大多數排在午餐之後,我特別覺得噁心難受。

不過我覺得對我有一個最長遠的影響,那就是因為一次次磨人又反胃的清掃經驗,讓我逐漸留意起要謹慎的使用馬桶:尿尿時不要亂噴灑、用完要記得沖馬桶、丟衛生時紙要對準、衛生棉要包妥,免得同學們及我自己打掃起來倍感折磨辛勞。

直到今天,只要我一進廁所就很自動的提醒自己要注意維持廁所的整潔與衛生,可不要成為破壞公共衛生的一粒「屎」,這正是因為從小有機會一次次在髒穢難忍的廁所裡辛苦的清掃,才知道五星級廁所不是憑空而來,更非理所當然。



學生掃廁所,有些學校擔心會掃不乾淨,而花錢委外;柯文哲認為此舉違反教育宗旨。 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第一名清潔婦新津春子,到松山機場示範掃廁所。本報資料照片/記者侯俐安攝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