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定居美國的台灣媽媽李逸萍:孩子怎麼可能輸在起跑點?

2018-07-05 07:45聯合新聞網 曹凱婷/專訪

「我現在的身份先是母親,然後是作者,再來才是妻子。」李逸萍笑說老公很可憐,但還好很好溝通。

世新三專(現已改制世新大學)畢業以後,她在媒體業工作了幾年,想到海外看看。「當時還是很新的觀念,跟現在不一樣。」費用得自己擔的時候,就會好好比價,她發現美國比英國便宜、介於西雅圖與舊金山之間的奧勒岡州波特蘭市更便宜!在這裡當學生的日子,她親身體驗到這個城市的獨特,也在這裡遇到老公。他們決定共同生活以後,一起嘗試過不同的居所,最後還是選擇了波特蘭。

社區風氣開放自由 有最大的愛

「美國非常多元,每一個城市都不一樣,甚至每一個社區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李逸萍喜歡旅行、生性自由,她形容自己住的社區比較「老嬉皮」,不是很貴族的地方,但也不貧窮混亂,居民們教育水準高,有些人曾經參與過社會運動,有些人會裸身展露自己的刺青,鄰里之間關係較親密,平時互相關照,還有一年一度的封街同樂會。

這裡很少華人父母,卻有很多華人孩子。「波特蘭是一個同性戀友善的城市,許多家庭覺得,世界上已經很多等著被收養的棄嬰了,何必非要有血緣的孩子。我在這裡學到最大的愛。」這些父母請她來擔任孩子的中文家教,不需要真的學到技能,只要讓幼兒有個「學中文好好玩」的印象,希望他們認識自己的文化,對自己有自信,「能愛自己才有底氣獨立,能夠向外發展成長,為自己負責。」她的學生上了中學以後幾乎都選修了中文,讓她很有成就感。

有些家長會陪著幼兒一起聽她上課,李逸萍觀察,當地的媽媽很常說請、謝謝、對不起,鮮少使用「不」字來要求孩子,選擇以正面的句子替代。例如當孩子想要抓取她戴著的眼鏡玩,媽媽沒有厲聲阻止,而是請孩子先從老師身上下來,「來坐在這邊,要做什麼跟老師說。」李逸萍也把這招學起來,當她偶爾使用「不」字的時候就很有力道,女兒會察覺嚴重性、聽得進去。家有青春期的少女,衝突難免,但因為習慣說「請」,怒氣降低許多。「這還有個好處:孩子自己就會篩選朋友。她自己是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想和無禮的人相處。」李逸萍認為,母女衝突要互相說服,家長如果自恃身分,孩子也不會服氣。

資優生又怎樣?

波特蘭崇尚的「慢生活」其實重點就是「健康」。健康的身心靈,需要注重環保、有好的人際互動、妥善的情緒抒發,在教育上的展現,即是不只看重腦的智識,也關照學生的心智。李逸萍舉了最具體的例子:「資優生也不知道自己是資優生,沒人會告訴他們!」小學一年級有個智力測驗,家長會知道孩子是否在前3%,「我問學校前3%會有什麼特殊處置嗎?完全沒有,他們還是和其他人一起學習。」家長老師對於測驗結果集體緘默,沒人吹捧資優生。

「這個『慢生活』社區認為,過程和目標一樣重要。如果孩子的能力足夠跳級,家長老師也不會讓他跳過這些過程。時間是不會回頭的,如果略過了這一年和同儕互動成長的生活,就是沒有了。」李逸萍最希望自己女兒學會「生活平衡」,不是只會拚工作,可以好好吃飯睡覺,擁有簡單的快樂。「以前在台灣常會聽到『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這裡則認為,每個孩子的時間都不一樣,你怎麼可能輸在起跑點?」波特蘭很願意給孩子寬裕的準備期間,相信學生一旦開竅就會學得很快。

教育關乎整個環境

當然這只是他們城市的處理方式,並非全美都如此。「慢生活」教育是整個環境的成全,老師、家長、學校制度必須有共同的信念。以國小來說,他們沒有考試與作業,只有每年級的專題;成績單只寄給家長,上面沒有排名,只有高於標準/達標/未達標,以及老師對孩子的觀察敘述,例如:達標、你的孩子發什麼音的時候不太清楚,音量不夠大,家長應該讓孩子增加自信。

國中開始有了ABC成績等第,評量來自隨堂考、20分鐘內的單元期中考、期末專題報告,沒有作業,「每個孩子狀況程度不一樣,已經會了的何必要寫作業?」但如果學生覺得自己需要多多練習、對自己成績不滿意,都可以跟老師商量討論,老師會很願意給他練習卷、彌補機會。「他們認為,如果學生願意學習,怎麼可以拒絕?雖然考試成績不好,可是只要你願意額外多做一些,也可能拿A。我常聽女兒說,今天又有誰誰誰上台演講加分。」

那高中呢?「全世界的高中都在為了大學做準備,只是方式不一樣。」以美國來說,學力測驗與其他歷程表現各佔一半,連志工經驗也會觀察是不是有專注的領域,還是這裡做一點、那裡做一點。他們看重領導力,教育最終目標,是希望學生未來可以貢獻回饋社會,讓國家進步,校友的影響力就是學校的名聲、招生招牌。

不制式的教育

教育關乎整個環境、也關乎個人,李逸萍太喜歡他們社區的慢生活理念了,總是把一切講得很好,但她也承認依然會有人不願學習、不知方向,也有其他地區的美國人放學就去補習。

沒有一種體制可以適應所有人,只是李逸萍選擇定居的波特蘭開放自由,給了不同的孩子更多空間。社區多是高知識家庭,因為要餵母奶、陪孩子長大,從雙薪變單薪、兩輛車變一輛車和腳踏車,在家帶孩子靠律師執照賺錢,自己種菜,過簡樸自然的生活……在台灣當然很難,她的分享只是希望讓讀者看看,原來教育還有這種可能。「在台灣的弟弟說,既然他們在台灣,也只能先跟著體制考試升學。」

李逸萍自己也是參加聯考的台灣小孩,怎樣的家庭養出了她熱愛旅行與自由的性子?她說從小全家人常跟著軍人爸爸的工作到處搬家轉學,住過澎湖、花蓮、台中、高雄,家長對孩子有期望,但更有愛與鼓勵。例如考高中,爸媽希望她考上雄女,但最後上了X中,爸爸還是開心的說,「噢!X中好、X中好!」沒考上大學去考三專,爸爸也是說,「世新好!世新好!」李逸萍笑說,父親很會找台階下!「但這是很好的教養方式,孩子自己沒考好已經很傷心了,他如果不滿意,還可以重考轉學呀,家長不用再潑冷水。」我想,對李爸爸來說,有自己孩子就讀的學校,一定就是好學校了。

專訪後記:
離開咖啡店的時候,經過一間補習班,我充耳不聞的向前走,見到逸萍驚嚇的神情,才注意到裡面傳出責罵的聲音。她說,她很害怕這種,「有什麼事一定要這樣呢⋯⋯」


李逸萍曾是台灣媒體人,目前定居於美國波特蘭市已二十多年,育有一個國三的女兒,今年開始在聯合新聞網寫專欄,分享她觀察到很不一樣的「慢生活」教養方式。曹凱婷/攝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