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五個衰鬼或五個特權?柯文哲拋「線上與到校混合班」

2021/7/20 新頭殼newtalk 文/吳建忠

吳建忠觀點》五個衰鬼或五個特權?柯文哲拋「線上與到校混合班」 搞瘋一堆老師

台北市中小學開學擬採「線上與到校混合班」,舉例5人到校20人在家。聽聞北市開學策略,不少網友聽了直呼傻眼,小朋友也不蠢,誰要當那五個衰鬼,柯市長一天到晚拋震撼彈,先是得罪醫護得罪孕婦,接下來要得罪家長跟老師了嗎?

不過也有支持者認為,暑假都快過一半了,教育部的開學政策無聲無息,面對柯市長拋出開學採「線上線下混合班」,柯粉認為台北市在找方法,817在找藉口,柯粉表示這才是有政府會做事。本文認為不妨就鼓勵柯文哲放手去做,而且要做到成功,不要做到一半又放棄了。

疫情加速傳統教育轉型,各級學校利用線上軟體進行遠距教學,並改用多元評量的形式完成成績考評。停課不停學雖推進了學習進度,但隔著螢幕的學習成效、加上少了同儕陪伴恐導致學生心理健康惡化,皆成為眾多老師、家長對線上學習抱持保留態度的原因。

平心而論,現在也是「學校無用論」的反證時機,學校是學習場所,而不是當家長的保母,疫情還沒停課時,很多家長就幫小孩請假,不讓小孩去學校。不過也有酸民嘲諷,難道從小要培養輪班制跟無薪假的作息?

直言之,上課分流不同於上班分流,拋出議題為什麼不先跟教育相關單位以及現場老師們做好初步的「共識」跟「架構」,再來發新聞稿,讓市民比較覺得「有備而來」,不然像其他的政策變來變去的,讓人摸不著頭緒。

「線上與到校混合班」在學界早就有過類似的討論,最接近的專有名詞叫做「混成學習(blending Learning)」。「混成學習」的定義,目前各家說法莫衷一是,基本上可以被定義為結合傳統實體面對面(face-to-face)上課方式及遠距教育課程(distance education),學習者可以彈性依據他們的時間及學習速度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

進一步來看,「線上與到校混合班」不同於「混成學習」,事實上還可能相去甚遠。「混成學習」在大專院校可能尚可勉強執行,在國中國小實施可能會搞瘋一堆老師。

從新聞報導觀之,柯文哲所提出的方式,反而是把教學執行面複雜化,他提出的混合班教學是「同時進行面對面實體課程」與「同步化線上教學(學習)」,可是在現有「混成教學」模式案例中,似乎沒有這樣的模式,不是很符合「混成教學」的意義與精神,可行性也不高。

「混成學習」這種教育目標是希望整合兩種學習模式的優點,透過教學設計增加學生對於學習活動的參與、以及生生及師生間的互動,提升學習成效。如果要進行「混成教學」,學校應該重新分配人力,以團隊方式合作進行,而不是每個教師都做同樣的工作型態,必須打破班級,而是用課程做安排。

其實,有許多老師已經有初步自備陽春型設備,教學現場往往不是等待主管機關的伸手牌。不過,學校網路頻寬可以承受?當然不排除仍有硬體設備不足,臺灣現在也還有全校沒有任何一間教室有智慧大屏,教室中只有老舊單槍投影機加上一片布幕的困窘。

關鍵在於,長官其實沒實際操作過,許多教師在測試過程中,連基本的互動就很難解決,而且還分年紀,更不是一套方式就能打通關,我相信一定有辦法,但絕不是像柯文哲這樣的急就章。這場疫情停課的考驗雖來得措手不及,也催生著未來「混成教學」的教育型態。

「混成教學」沒有大規模實踐過,學生到校人數的訂定、上課方式都需要再研究。老師又要顧線上的又要顧現場的,到底要用黑板還是電腦上課?還是說去到學校的學生是用學校的電腦上線上課?

眾所周知,兒童目前仍然沒有合適的疫苗可以施打,雖然家長有點麻煩,但染疫後是孩子的健康,一件事沒有十全十美。而且,「危機就是轉機」促使著政府必需找到解決的可能,教育部應該要順勢規劃小班教學,從法規上再次降低生師比,希望教育相關單位能審慎評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