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聯合筆記/經世致用與民主溝通

【聯合報╱楊湘鈞】        2013.02.21 03:01 am

長達十八分鐘的就職演說,新閣揆江宜樺展現了儒學者經世致用、捨我其誰的雄心。單以此論斷江揆將帶領政府開創新局或嫌過早,但上任兩天就啟動朝野對話與行政立法溝通工程,並使朝野前後任院長的「江蘇熱線」得以開通,的確為未來政治帶來一些不同的想像。

上任時,江宜樺捨卻將組「某某內閣」的口號,反而花相當時間闡釋其政治思想脈絡。

多數媒體或只對他自道儒學師承感興趣,也因此有「掉書袋」之譏。但不能忽視的是,他深感當今台式民主有所缺憾,期盼能融貫東西文化精髓,再創台灣民主新局。

台灣民主化的缺憾是什麼?江揆指不能窄化為只有政黨、選舉競爭;其實就是對岸稱羡之餘也免不了批評的「亂、沒效率、民粹」。該如何填補缺憾?江宜樺指競爭外也要尊重多元意見及理性溝通;除透過朝野以言行、互動形成政治文化,更要以公民社會為基礎,讓民間力量發揮到極致。

換言之,除朝野「熱線」與溝通對話外,更不能忽略官民之間另闢理性對話管道的契機。畢竟,從江揆親身實踐的弱勢團體補助改革、年金改革溝通過程,他應能深刻體悟到與非政府組織、公民團體對話的重要,毫不遜於與政黨、媒體溝通。

誠然,如此理念要在施政上落實是高難度的工程,但他在朝野零和對立遊戲中另尋柳暗花明之徑的嘗試,卻值得肯定。而未來不論核安、反媒體壟斷、年金改革,江內閣除傾聽民代與在野黨的意見,更不能忽略與相關民間團體的對話。

江揆的經世致用,究竟會否淪為口號?或真有可能讓台灣民主成為突出於國際社會的亮點?不僅止關乎其政治理想能否實踐,更將是他政治生涯能否邁向新巔峰的關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