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台灣鳥類解析/戶口普查 全台熱點大追蹤
[打印本頁]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10-9-6 20:39
標題:
台灣鳥類解析/戶口普查 全台熱點大追蹤
2010/09/06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
關渡自然公園是大台北的最佳賞鳥去處之一,透過賞鳥活動,可讓民眾更加了解鳥纇的生態與全球暖化的關係。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哪些鳥類最多?鳥類分布熱點又座落哪裡?我國過去從未作過大規模的鳥類族群調查,農委會特生中心與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合作進行台灣鳥類族群監測,去年三到七月共紀錄九萬隻鳥類調查,為台灣繁殖鳥逐步建立「戶口普查」基礎。
由於鳥類具有易觀察、物種數適當、賞鳥人口眾多及調查方法發展完善等優點,特生中心以鳥類作為國家生物多樣性重點監測對象。特生中心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聯手調查台灣鳥類族群、追蹤鳥類繁殖現況,預計逐步推動外來、保育、濕地等鳥種監測。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組長林瑞興表示,台灣鳥類大調查 (Breeding Bird Survey in Taiwan,BBS-Taiwan)以留鳥及夏季候鳥等繁殖鳥類為主要調查對象,針對高山、平地、海邊等不同自然環境,透過系統性抽樣進行調查,除了瞭解繁殖鳥類現況。
全球共有一萬種鳥類,台灣可見的多達570種。林瑞興指出,去年繁殖期間總計在160個樣本區域,紀錄超過200種、九萬隻鳥類,發現台灣前五種密度最高的鳥類依序為麻雀、白頭翁、紅嘴黑鵯、冠羽畫眉、綠繡眼。此次調查平均每抓到100隻鳥,就有近11隻是麻雀。
特生中心盼透過BBS-Taiwan計畫,逐步建立鳥類族群依據、分布熱點等。初步調查發現部分台灣鳥類分布熱點,如白頭翁多集中西部、烏頭翁集中東部,台灣藍鵲在北部較常見,翠翼鳩則以南部居多。
野鳥在野外一旦生病,容易成為獵食對象。林瑞興指出,野鳥的健康狀況多半良好,此次調查意外發現,野生白尾鴝感染禽痘症的比例極高,是否危及白尾鴝族群,未來還需進一步觀測。這種過去好發於雞隻、鴿子等家禽身上的病毒,為何會感染野生白尾鴝,至今還是一個未解的謎。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10-9-6 20:41
標題:
台灣鳥類解析/這不是鳥事 是你我的事
2010/09/06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
夏秋交替之際,一隻從日本南飛的候鳥白腹琉璃暫歇在北市植物園,引來大批賞鳥人士。台灣不只留鳥好看,候鳥也很精采。本報資料照片
近幾年全球氣候出現劇烈改變,各地天災頻傳,人類都活得有點辛苦,何況是其它動物。為了解台灣鳥類這幾年過得好不好,農委會特生中心去年開始著手台灣鳥類生產力與存活率監測計畫(Monitoring for Avian Productivity and Survival in Taiwan,MAPS Taiwan),初步在中部低海拔山區設立三處不同海拔繫放站,鎖定陸域雀形目鳥類為主要研究對象。
「今日造成鳥類族群變化的環境因素,未來也可能影響人類,」農委會特生中心計畫助理宋心怡表示,如同從少子化所導致的社會現象,分析人類族群出現的問題。MAPS計畫則是透過對鳥類族群的監測,從各地成幼鳥比例、性別、健康情況,了解棲地破壞、氣候變遷等現象對鳥類造成影響。
台灣多數燕雀鳥類繁殖季為每年三到八月,特生中心去年三到九月實施先驅計畫,在台中縣烏石坑、雲林縣湖本及湖山設立鳥類繫放站,總計共紀錄35種、789隻鳥類狀況,發現三處鳥類的繁殖指數(幼鳥捕獲率/成鳥捕獲率)為0.33。
調查顯示,去年在三處紀錄最多的前三名為繡眼畫眉、山紅頭及頭烏線。特生中心監測鳥類生殖週期,並分析成鳥生殖特徵,發現三處鳥種在三月開始進行繁殖,幼鳥離巢高峰集中在五、六月。且海拔愈高處,幼鳥出現的時間愈緩慢。
鳥類對生態環境相當敏感,常被作為反映棲地優劣的指標物種。特生中心舉例,一個地區的鳥類密度增加,可能表示鄰近棲地遭受破壞,迫使其族群遷移到棲地品質較差的地區。但劣質棲地會使鳥類繁殖力下降,導致族群減少或滅亡。
宋心怡指出,MAPS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年,尚在蒐集基本資料的階段,預計需要累積三到五年的數據,才能將制度建立完善。目前特生中心與雲林縣、桃園縣野鳥協會,及台灣省野鳥協會合作監測。今年六月特生中心擬定繫放志工參與辦法,鳥友需參加基礎訓練、取得資格認證並通過見習,才能參與正式的繫放工作。
志工監測繫放 鳥功一流
大型鳥類監測計畫的執行,往往得仰賴志工作為主要調查人力。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組長林瑞興表示,先進國家由志工參與大型調查的由來已久,如北美的繁殖鳥、聖誕節鳥類調查等,後者歷史長達一世紀,甚至成為最具傳統特色的賞鳥調查活動。
林瑞興表示,目前特生中心推動的台灣鳥類大調查(BBS Taiwan),或台灣鳥類生產力與存活率監測(MAPS Taiwan)計畫,引入公民科學活動機制,藉著學者專家設計研究方法,政府組織提供行政上支援,民間團體的推廣,最後由志工進行現場調查,將調查結果用作資料分析。
特生中心指出,BBS計畫鼓勵全民參與,在適當季節前往特定區域,每個樣區取十個樣點,以目測與聽覺記錄鳥種與數量,目前亟需全民共同參與。
繫放方式是全球廣泛使用於鳥類研究方法之一,農委會特生中心研究助理宋心怡表示,MAPS計畫所需志工的「鳥功」更勝一籌,必須先經過專業訓練後,至特定繫放點以系統化方式架設鳥網,捕捉鳥類後上環標記,判斷年齡、性別等資訊。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10-9-6 20:42
標題:
台灣鳥類解析/必學單字
2010/09/06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
必學單字大閱兵
migration 遷徙
banding 鳥類繫放
breeding bird 繁殖鳥
survey 調查
citizen science 公民科學
延伸閱讀
1.顏重威,《台灣的候鳥—四季遷徙全記錄》,晨星出版社
2.何華仁著,《台灣鳥四季》,星月書房出版
3.吳尊賢著,《新台灣賞鳥地圖:跟著飛鳥去旅行》,天下文化出版
4. 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著,《台灣鳥類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
歡迎光臨 教育資源分享論壇 (http://edushare.sclub.com.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