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美版「最後的演講」 鮑許教授感動全球
[打印本頁]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09-9-28 19:42
標題:
美版「最後的演講」 鮑許教授感動全球
2009/09/14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
賴雲台可說是台灣版的「最後的演講」。美國大學教授蘭迪.鮑許三年前得知自己罹患胰臟癌後,在學校發表了一場剖析人生的演說,經由網路傳播造成一時轟動,後來出版暢銷書「最後的演講」。鮑許已在去年過世。
癌症末期不屈服於病魔,仍抱持著樂觀的心情實現理想、笑看人生的故事,無論中外都令人動容。鮑許是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科學教授,四十六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醫生告訴他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
隔年,鮑許在學校發表一場演說,他用有些正經、有些搞笑的方式,教現代人「如何過生活」。透過Youtube及網路,這場演講在全球引起極大共鳴。
蘭迪在書中說,這場演講是留給子女的「瓶中信」,希望能沖刷到子女的人生沙灘上。無論是鮑許或賴雲台,在面對病魔時想到的都不是恐懼,而是如何將人生智慧傳給下一代,正如賴雲台所言:「有一點心得就想趕快貢獻出來。」用正面的態度,讓身後遺留更多。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09-9-28 19:42
標題:
學數學靠興趣 賴雲台46歲轉行
2009/09/14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賴雲台退休前教的是自然科,退休之後才對數學著迷,所以才能深刻體會,「興趣」對學數學來說是多麼重要的誘因。他的兒子賴以威是台大電子所博士生,常跟老爸切磋數學。賴以威覺得小時候數學還不錯,但他也不忘吐槽老爸:「那時候,他還沒教數學啦!」
賴以威目前在德國當交換學生,得知父親生病後就趕回台灣,陪伴父親四處傳遞數學教育理念。賴雲台的電腦教案,包括動畫、簡報檔等,都是兒子幫忙設計完成。
賴以威說,老爸常要求做很難的動畫,「自己的電腦功力因此進步很多」;但賴雲台也坦承,自己要求完美,父子兩人常常合作到吵架。
父子兩人在「切磋數學」時,也有不少趣事。
四十六歲才開始對數學著迷的賴雲台常拿不會的數學題問兒子,如果兒子在半分鐘內沒解出來,他一定會吐槽兒子:「原來台大博士生也不會啊!」
賴以威說,自己通常會用公式很快把題目解出來,但老爸是用「連小學生都懂的方法算」,是他很佩服父親這套教材的地方。賴以威陪在父親身邊並沒有太多悲戚,而是默默扮演好「助教」的角色。
除了數學教材,賴雲台退休後還想編一套有別於坊間按部首排序、而是「按人類造字過程」編排的字典,趣味數學與字典,是他生前最想完成的兩大目標。
「醫師說快則兩、三個月,慢的話三、五年。」賴雲台生前接受訪問時平靜地述說病情。他說在得知罹癌消息後,「坐在家裡愈想愈不是滋味」,與其坐困愁城,不如把有限的時間拿來實現理想。
雖然未能完成心願,但賴雲台的努力,已播下不少「樂在數學」的種籽。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09-9-28 19:50
標題:
癌末教師賴雲台 撐到最後一課
2009/09/14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退休教師賴雲台。 記者李承宇/攝影
「這些教材沒有版權,大家儘管拿去用!」台北市立農國小退休教師賴雲台在暑假開始時,檢查出自己肺癌末期,仍撐著瘦弱身軀到處推廣自行發展出的「趣味數學」。「有一點心得就要貢獻出來,不能自己暗爽」,他疲憊的面龐上露出促狹的笑容。
暑假還沒過完,賴雲台就因呼吸衰竭不幸過世。他的最後一堂數學課在台北縣中山國中,聽者是一群數學老師。站在投影機前,他用沙啞的嗓音解釋抽獎遊戲中奇偶數的觀念,每講一段時間,就要停下來喘口氣;他雙手大幅度揮動,用盡力氣,就怕台下的數學老師不瞭解他的理念。
在兒子為他準備的電腦教材中,還有「福爾摩斯辦案」、「神機妙算未卜先知」、「千面大盜變裝術」等有趣的數學遊戲。
這些「神乎其技」的遊戲,常讓學生驚嘆不已。賴雲台曾到一所國小示範,剛開始學生一聽是數學課,不是看著天花板發呆,就是低頭玩自己的東西,但教到「為什麼抽獎遊戲總是抽不到大獎」,興趣就來了,等賴雲台點破其中數學奧秘,台下「原來如此」的聲音此起彼落。
「我什麼都沒教,都是你自己發現的。」賴雲台常這樣對學生說。「我只給釣竿」,他說,以前都在教學生,但是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希望把釣竿給老師,去啟發更多的學生。
賴雲台過世後,親友計畫依他的理念出版「如何設計數學遊戲」的書,讀者如果對教材有興趣,可洽賴以威:
polaroid@analog.ee.ntu.edu.tw
。
歡迎光臨 教育資源分享論壇 (http://edushare.sclub.com.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