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數學 可給文史夢新想像
[打印本頁]
作者:
edushare
時間:
2009-11-19 00:20
標題:
數學 可給文史夢新想像
【聯合報╱王方/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所副教授(台北市)】 2009.11.18 04:14 am
在歐巴馬旋風訪問中國大陸之際,最新一期「時代」周刊亞洲版特別舉出歐巴馬可向中國借鏡的成功之道,包括重視教育:全力推動科學、數學等教育。反觀台灣,台大外文系在指考中將不採計數乙,引起不少支持的聲音。但如果頂尖科系在此時帶頭不重視數學基礎,是否將使台灣下一代的競爭力逐漸減弱?
筆者授課科目之一為統計學,統計學可說是應用數學,有些不同看法。
大學許多科目都可能運用到統計學,而統計之基礎正在數學。外文系的相關研究也可能用到統計,例如探討英國與美國文壇,在主題與關鍵字詞之運用上,是否有顯著差異?男性與女性文學家是否也有顯著差異?那些因素對讀者之文學認知與偏好有顯著的影響?甚至加上時間的考量,探討近年來的變化,這些背後又代表什麼意義?統計與數學在此正可發揮關鍵的作用,數學為「文史夢」帶來的,可能是新的想像空間,而不是「陰影」。
更何況,數學為科學之母,可訓練學生之推理、邏輯、分析、研判等多種能力,絕非「就讀文學院及未來都用不著它」。外文系的同學畢業後,有可能進入社會科學等其他領域深造,則統計與數學的基礎將更為重要了。外文系雖不必將數學或統計列為必修,但若連高中基礎的數學都不考慮了,長期來看,究竟是否明智?
台大是全國大學龍頭,台大外文系更是超級明星科系,影響深遠,可能造成全國大批科系的跟進,故更宜謹慎。否則,按此邏輯,中文系也可能不考慮英文成績,如此,將難以進行中外文學之比較研究,也難以將中國文學翻譯成外文、推向世界。筆者也是人文社會領域出身的,了解許多同學對數學之恐懼,但這可從學習與教學方法來改善,而不能因噎廢食。
歡迎光臨 教育資源分享論壇 (http://edushare.sclub.com.tw/)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