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特教師獲獎 感傷恩師無法目睹

2014/09/24  【聯合報╱記者許瀚分/基隆報導】


基隆市特教資源中心安置組長楊曉菁還留著當年善心人士寄來的信封袋,提醒自己曾經受人幫助,如今要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人,延續這份善心。 記者許瀚分/攝影

基隆市特教中心安置組長楊曉菁在高中時,因家庭變故,若非校長伸出援手,差點無法完成學業,她因此立志當個好老師,最近獲得教育部優良特教人員獎肯定,下周一將赴彰化領獎,不過,校長在今年初已辭世,無法看她領獎,令她感傷不已。

楊曉菁從事教職已邁入第19年,近8年來她多次獲基隆市政府表揚,今年更得到教育部肯定,但影響她一生的恩師今年初辭世,讓她相當悲痛,每提起恩師,淚水就跟著潰堤。

「如果沒有她,我就在工廠當女工了」,就讀基隆女中的楊曉菁成績排名在全校前50名,但高一時,她父親因被朋友騙,人生失意染上酗酒惡習,甚至會動手打小孩,後來發生車禍,家裡頓失經濟來源,她必須休學、出外工作,擔起家計。

校長徐瑞桃獲知此事,不僅幫楊曉菁募款,更為她做便當,請她吃飯,協助她完成學業。為報答校長恩情,楊曉菁立志回饋社會,選讀特教系以延續善心,「我想做影響孩子一生最好的人,陪他們走一段路,讓他們少留一點眼淚」。

楊曉菁大學畢業後,至台北南港國小啟智班任教,兩年後請調回母校基隆市西定國小,直到兩年前,為全力建置特教生鑑定安置工作的制度,請調至特教資源中心。

在教育界服務36年的西定國小校長李中玉說,「我從沒看過這麼認真的老師,她是第一位」,還笑著形容楊曉菁就像是一位大嬸,每天提著大包小包到校,袋子裡頭全是帶給學童吃的早餐、點心或換洗衣物,為讓學生接觸藝文活動,甚至自掏腰包,請學生看舞台劇、展覽和電影。

「她是國寶級的稀有動物」,同為特教中心老師的曾閩美如此說,楊曉菁對學生和家長都相當關心,即使晚上回到家,也會主動打電話詢問學生狀況,並傾聽家長的心聲,舒緩焦慮的心情。 至今,楊曉菁仍留著當年善心人士的捐款信封袋,她說這些信封時時提醒她曾經受過多少人的幫助,而她也期望能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的孩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