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教養傳家寶/楊翠:成就孩子的主體性與熱情

2015-05-03 13:57:35 聯合報 記者魏莨伊/報導


1990年,年約一歲的魏揚就頭綁白布條,由媽媽楊翠抱著,參加遊行抗議活動。 取自楊翠臉書

分享東華大學華文學系副教授楊翠育有一對兒女,她與先生魏貽君都不是愛約束孩子,希望孩子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所以夫妻倆透過閱讀,讓兩個個性大不同的孩子,一個從不適應體制變成能自主思辯,另一個從缺乏自信變得有勇氣出國遊學,重新肯定自我。

不適應體制

兩個孩子中的哥哥魏揚從小愛閱讀,親友形容他「永遠捧著書」,但學齡前才情洋溢的魏揚,上小學後卻無法適應體制。

魏揚可識字讀報卻不解抽象的注音,加上一趴在地上畫昆蟲,耳中便聽不見鐘響,成為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楊翠形容當年與孩子的老師筆戰心力交瘁,一心只求他「平安度過小學」。

那段期間,楊翠與魏貽君陪伴魏揚沈浸閱讀,察覺他喜愛歷史,便將三國史與台灣故事放入書單,果然多年閱讀積累的能量,終於在魏揚進入國中後發光。

但同樣一套任孩子自由發展,僅適時引導、陪伴的方法,在女兒魏微身上,卻有一段截然相反的歷程。

遊學找改變

魏微和哥哥差5歲,從小愛幻想、伶俐,讀小學時很順利,和魏揚的慘烈相比,讓楊翠覺得宛如天堂,沒想到魏微上國中後因課業壓力,自我認同受挫,頓失自信,讓楊翠不捨又焦慮,曾懊悔是否應該做「兩種媽媽」,用不同的方法教育。

國三時,楊翠鼓勵女兒學哥哥、到美國寄宿家庭遊學一年,也因能在全新的環境汲取養分,回國後的魏微真的改變了,也找回了自信。

陪伴研究生加上籌備上課與各地的演講,楊翠的忙碌可想而知,在台中靜宜大學、台南成功大學與至花蓮東華大學任教的幾年間,帶了至少卅位研究生,但她說,再忙都總要擠出時間,成為「現場型」母親,在孩子成長路上陪伴。

不壓迫孩子

「我們是很會聊天的家庭」,從魏揚小學開始交女朋友,拿著情書問她「女人心果真是海底針」開始,徹夜長談,討論寫作、文學、知識,是家中常見景象。

而女兒魏微高中時一度歷史成績不見起色,學歷史的楊翠別無他法只好親自下海,將高中3年的歷史課本全打成書摘,細細解說,成為女兒的家教。

「孩子的自信消失很簡單,建立孩子的自信卻不容易」,如今魏微會親暱地挽著爸爸的手訴說思念,也在學習上找到舞台。

楊翠的體悟是,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教法,雖然過程百種波折,但不壓迫孩子的教養方式,終能讓孩子成就自己的主體性與熱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