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挑戰廢死 大學生編導《審判》入圍法影展

2016-04-08 15:59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短片《審判(the day to choose)》挑戰觀眾對廢死的選擇。 圖/李永為提供


東吳大學德文系學生李永為懷抱電影夢。 記者鄭語謙/攝影

The Day To Choose Trailer 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y1SQ5DJ_w

「如果妻子在自己面前遭受凌虐致死,你會私刑?報警讓他被判死刑?還是選擇原諒?」內湖女童案讓廢死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東吳大學德文系學生李永為執導的20分鐘短片《審判(the day to choose)」,挑戰廢死的價值觀,入圍今年法國尼斯短片競賽,5月他將帶著作品到現場,和其他13部作品角逐獎項。

這部只花60萬元拍攝的短片,也入選第69屆坎城影展「短片角落」、日本東京「Tokyo Life-Off Film Festival」短片獎,更是今年入圍美國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獎影片的唯一一部台灣作品。

《審判》劇本由東吳大學華語教學中心副主任鄭匡宇和李永為共同創作,其他成員都剛壁業或在學的年輕人;影片主角是一名主張廢除死刑的律師,一天兩個陌生人闖入律師家中殺害他的妻子,用最殘忍方式考驗測試律師的廢死理念。

影片中律師有三個選擇:一是用私刑、將死神一槍斃命;二是報警但犯人會被判處死刑;第三則是「選擇原諒」,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影片最後開放結局,讓觀眾猜測律師到底會不會一槍殺了死神;作品暗黑卻充滿哲學思考,挑戰對廢死、反廢死的價值觀。

近年陸續發生媽媽嘴、鄭捷殺人、內湖女童等重大案件,開啟大眾探討廢死議題;李永為表示,影片最後其實暗示,「選擇原諒」是較好的選擇,但若當事人是他自己,也可能會選擇「以牙還牙」的方式復仇。

「事情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多少人可以冷靜面對?」李永為說,德國早已廢除死刑,認為「無期徒刑更可怕」,且若犯人能悔改,表示「那個壞人已經死去了」;他想傳達的是,當人面對逆境時,才真正考驗是否能堅持到底、不違背初衷;希望透過影片讓社會思考,怎麼做才能讓罪人真正悔改。

師直言「別走念書」 李永為受《教父》啟蒙迷上電影

2016-04-08 15:54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東吳大學德文系李永為非本科系生,卻有電影夢。圖/李永為提供

非電影相關科系,執導、編劇的短片卻入選坎城影展,東吳大學德文系大四生李永為說,「電影是最浪漫的說故事方式」,高中時他因看了電影《教父》,從此著迷電影世界,他計畫要到德國念電影,未來想成為像侯孝賢一樣令人尊敬的導演。

李永為說,自己在台中一中念書時,成績都吊車尾,17歲那年看了第一部電影《教父》,「雖然看不懂,但覺得好浪漫,把黑幫拍得很史詩」,從此一頭栽入電影世界。

李永為每天沉溺在熱音社和看尼采、卡夫卡作品,不然就是和愛看電影的老爸一起看電影;有次他作文考零分,被國文老師叫出去,原以為會被「語重心長」說一頓,沒想到老師竟跟他說:「你不適合念書,千萬不要走念書這條路。」

「現在回想起來,自由的學風,沒逼學生一定要念書,才能讓自己做喜歡的事情。」李永為說,當時連家人都認為他念中一中,以後大學應該念醫科或電機系,擔心他念藝術會沒有未來,所以升大學時,只好選擇了自己和家人都能接受的德文系。

但上大學後,他仍每天花時間看兩到三部電影,還自學拍電影,大二那年參加東吳舉辦的第一屆文縐縐影展,第一次參賽就獲得了第一名。

喜歡觀察社會、政治,李永為對好電影的標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最喜歡的導演是楊德昌和侯孝賢,能深刻傳達對社會關懷;至於如何找到好的題材,則是要對社會有觀察力,否則只是拿好一點的器材拍讓自己開心的宣傳片罷了。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