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劉安婷:偏鄉教育不是Gap Year 參與兩年隨便來去

2017-07-06 17:51聯合新聞網 劉子瑀╱報導


劉安婷在噗浪客年會中以「擁抱世代從教育開始」為題,不講感人故事,改講TFT如何與現場校長老師一起不斷調整,而建立了現在的系統。攝影/劉憲仁 (主辦單位提供非報系)


劉安婷將「師資教育缺乏之現象」比作雨。圖取自年會講義

一年一度的「教育噗浪客」年會(TPET)由南投縣僑光國小洪旭亮校長發起,今年已邁入第九屆。年會為期三天,召集全台各地對資訊教育抱有熱忱的教師一同交流教育經驗和心得。

年會首日邀請了偏鄉教師教學專案計畫「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簡稱TFT)的創辦人劉安婷,有豐富演講經驗的她笑說自己來到年會非常緊張,但仍自我挑戰準備了不曾講過的新內容。她不僅分享自己走上教育之路的歷程,更與現場教師們交流TFT偏鄉教師的機制與方法。

身為一個老師的女兒

劉安婷說,自己的媽媽是一個「林黛玉似的」音樂老師,但在罹癌後出乎意料的變成了一個戰鬥力十足的勇士,甚至在化療掉髮前就自己理了光頭。她問母親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媽媽告訴她,她有兩分勇氣,因為「當媽媽會變勇敢,當老師也會。」怎樣的工作會讓一個人在生死關頭,竟能生出一分活下去的勇氣?劉安婷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念書後,前往非洲、海地、柬埔寨、監獄等地教書,她一次一次的去教,真實體會到:沒錯,這是一分讓人想活下去的工作。

為了更認識教育現況,劉安婷在創立TFT前走訪了許多偏鄉社區,她發現,雖然台灣現在經濟發展、資源豐沛,但要讓孩子不論出身都能擁有優質的教育,仍然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作出許多改變,其中,老師是關鍵。老師是教育品質的核心,即使偏鄉學校能申請到經費修繕校舍、增添書籍、更新設備,如果沒有好的老師願意留下來,這些都是徒勞的。因此,劉安婷在2013年回到台灣,成立公益組織,招募富使命感與領導潛力的青年,投入有師資需求的偏鄉國小。

劉安婷以下雨來比喻師資質量缺乏現象。政策方面的支持系統、培訓系統等錯綜複雜的原因是造成「下雨」的「雲」,陪著孩子們走過一段段教育路的老師是孩子們的「傘」。但「傘」只是一時的,需要更多的、接續不斷的投身教育事業的年輕人才才能夠「撥雲見日」。

TFT所做的其實就是人才的匯集和投資,他們與偏鄉學校合作,通過兩年的專業培訓,將這些青年教師投入真正需要他們的地方,讓他們「可以教得好、留得久」。她和她的團隊開發出一個從招募、培訓,到配對、支持的完整系統,來形成長期的影響力,一步步改善台灣偏鄉與城市之間不對等的教育環境。

招募教師 特質與動機非常重要

師資培育不只是技巧與知識,內心的動機與人格特質更是重要且教不來的,TFT團隊因此花了很大的力氣,希望能找到「對的人」。劉安婷舉例,TFT招募教師的團體面試,會安排教育現場的情境模擬,每個甄選者都會抽到一個角色如家長、老師、校長等,每個人都有設定好的壓力點,如此才能真實觀察他們是否具有抗壓性、同理心、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面試、試教結束之後,TFT還安排了「反思時間」,「我們無法一天就成為100分老師,但如果他有自我覺察與反思的能力,他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

那麼老師們該如何檢視自己是不是「對的人」?劉安婷引用陳清圳校長的話:「你一定要想要,你一定要看到,你要從這裡面建造你的未來。」

她強調,偏鄉教育不是Gap Year、打工遊學而已,並不是參與兩年後就可以隨便地來、隨便地走,改善教育環境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強烈的決心,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偏鄉學校的孩子們的未來,也是「你要建造的『你的未來』」。

「我們年輕人好像對社會有很多不滿,覺得教育有很多問題,可是抱怨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事情,」她謙稱自己不是現場最有專業與經驗的人,但或許能說得上是比較年輕的一代,「如果真的要改變什麼,這個年輕的世代需要扛起一份對教育的責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