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醫師休息室為何出現病毒?資深感染科醫分析原因

2021-01-1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某醫院院內感染擴大,專家提醒,現階段防疫重點是要「防堵醫院感染往社區擴散」。

北部某醫院發生醫護染疫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一名醫師、兩名護理師感染,確診護理師有一人為確診醫師之同住女友,兩人發病時間僅差一天。另一名護理師則曾與確診醫師在工作地點接觸,發病時間較晚。另外,確診醫師曾使用的醫師休息室,也發現四處有病毒。

資深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醫師與護理師女友發病時間相近,有可能是各自暴露於醫院內的感染源。不過依照時序看,仍應是於醫院內感染,不是社區感染擴散到醫院,還算是比較令人放心的狀況,現階段防疫重點是要「防堵醫院感染往社區擴散」。

醫師休息室為何會出現病毒?顏慕庸分析,醫院感染控制上,會將空間分為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當人員從汙染區出來,要在緩衝區做好除裝、除汙,才能回到清潔區,醫師休息室理論上就是屬於清潔區。

顏慕庸表示,在緩衝區除裝除汙的過程,每個動作間都要用酒精洗手,再做下一個動作,這樣就能有效阻斷病毒往外傳播的路徑。如果這過程接觸到病毒而未確實除汙,病毒就被帶出去,當病毒進入清潔區,就不容易管控,可能發生後續傳播。

顏慕庸表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了解,主要就是透過「飛沫、接觸、近距離氣溶膠」三種方式,而當中的「環境媒介」扮演重要角色。

什麼是環境媒介的傳播?顏慕庸表示,人咳嗽後,比較大顆的飛沫其實馬上就掉在地上了,但中等大小的飛沫,可以在空中飄浮一到兩公尺遠,當飛沫掉落,如果座落在某些環境中的無生命物質,就會促成所謂的環媒傳播。現代人生活中的觸控式面板非常多,觸碰機會大增,然而,環媒傳播卻是隱形的、最容易被忽略的傳播機轉,也常導致疫情調查追接觸者時出現斷點。

顏慕庸指出,2013年亞利桑納大學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在咳嗽,在半天之內,辦公室的環境和人就有50%沾上病毒,其中又以門把、咖啡杯、影印機、廁所、水龍頭等人們共同接觸的地方最多,可以想見,如果人手接觸後,就可能促成疫病傳播。

韓國於MERS疫情一年後發表的研究亦指出,韓國一起高達70人的嚴重院內群聚,指標個案是「可行走的肺炎病人」,因輕微腹瀉而頻跑廁所,病毒因此分佈於廁所、病床間的隔帘,人們因接觸到環境中的病毒而感染。

顏慕庸表示,馬有失蹄,人在這種環境久了難免壓力大,不能苛責,任何疏失都是可以體諒的,但是過去半年,確實看到防疫的態度有鬆懈下來,趕快重新繃緊神經,防止醫院感染進入社區,是現階段防疫的重點。

顏慕庸呼籲,全台醫院都要藉此警惕,落實院內感染分區、除裝除污、節點洗手等感控措施。民眾進出醫院也要警覺,記得進醫院大門時,應主動以酒精噴消雙手,避免污染醫院環境,出醫院後也要洗手,避免把環境媒介傳播帶回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