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竹北高中校友楊雨桑 攻MIT博士

2011/01/29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


新竹縣國立竹北高中校友楊雨桑。 記者羅緗綸/攝影

新竹縣國立竹北高中校友楊雨桑在高中找到學習方向,從語文轉向物理,如今以生物科技專長錄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直接攻讀博士,8月將赴美深造。

她昨天返校分享經驗,請學弟、妹找出有興趣的領域,有熱忱才能快樂學習,她求學時並非資優學生,小學、中學都是中上成績,高中物理學期成績得到100分,開啟她的跨領域學習。

她考入中央大學企管系,但「念物理」的動力在心中催促,她陸續轉入成大、清大念材料,又轉學成大,每天在實驗室做研究,完成全球首創「雙功能分子標靶奈米顯影劑」,獲國際著名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ACS」選為封面故事。

她申請麻省理工學院(MIT),校方認為她程度超高,不但錄取,還讓她直接攻讀材料博士,她提起求學過程,充滿轉折。「我3年半念了3所大學」,她說,小學時,因父親到哈佛大學做醫學研究,舉家赴美,8歲時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溜冰,曾向媽媽說「我長大要在這裡讀書。」

返台後,她外語好,媽媽也開辦美語學校讓她持續學習,進入竹北高中時,她抱著「將來學企管,幫媽媽管理學校」,不過,除了語文專長,物理老師楊家鑫、班導師曾憲錠發現她在數理的潛力,不斷鼓勵她,她也長期訂閱「科學人」雜誌。

她說,有一次看到成大謝達斌教授談利用奈米機器人偵測人體癌病的文章,啟發她「學習是要應用的」,也促成她轉向理工,更跨足生物,奠下她投入雙功能分子標靶奈米顯影劑研究,達成同時檢測硬、軟組織癌病功能。

一般認為實驗室很沈悶,她樂在學習和研究,對仿生材料感興趣,將展開新的研究之旅花蓮縣萬榮鄉見晴國小36名學童為體驗大學生活,在慈濟大學安排下,住進學生宿舍,參觀系所、體驗團康,還和醫學系的學生一起看人體細胞,他們開心地說:「教室很大,學校很大,能看到很貴的儀器,太有意思了!」

慈濟大學醫學系自2006年開始在見晴國小進行家訪、舉辦各種活動,與部落家長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以往都是前進部落服務,今年邀請36名學童到校作客,體驗大學生的生活,並設計團康活動,安排系所介紹及生活化的實驗課程,希望開拓小學生的視野。

為什麼吃東西要洗手?慈大醫學系同學準備了培養皿,小朋友將手印在培養皿裡,透過儀器比較,洗手前和洗手後的細菌數,讓小朋友大開眼界,原來不洗手前,雙手藏有這麼多的細菌。

小朋友對慈大裡的廣播電台、傳播教室、解剖教室、組織暨病理實驗室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新鮮,他們透過顯微鏡看到紅血球、表皮細胞、水中生物等,驚嘆聲不斷,紛紛表示,以前從沒看過自己身體的細胞長什麼樣子,也沒用過顯微鏡,一趟慈大之旅,讓他們收穫滿滿。

慈大醫學系4年級學生蔡斗元,4年來都到見晴部落服務,儘管念醫學系壓力很大,但看到像自己弟弟、妹妹一樣的小朋友,從換牙到長大,內心只有喜悅與感動花蓮縣萬榮鄉見晴國小36名學童為體驗大學生活,在慈濟大學安排下,住進學生宿舍,參觀系所、體驗團康,還和醫學系的學生一起看人體細胞,他們開心地說:「教室很大,學校很大,能看到很貴的儀器,太有意思了!」

慈濟大學醫學系自2006年開始在見晴國小進行家訪、舉辦各種活動,與部落家長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以往都是前進部落服務,今年邀請36名學童到校作客,體驗大學生的生活,並設計團康活動,安排系所介紹及生活化的實驗課程,希望開拓小學生的視野。

為什麼吃東西要洗手?慈大醫學系同學準備了培養皿,小朋友將手印在培養皿裡,透過儀器比較,洗手前和洗手後的細菌數,讓小朋友大開眼界,原來不洗手前,雙手藏有這麼多的細菌。

小朋友對慈大裡的廣播電台、傳播教室、解剖教室、組織暨病理實驗室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新鮮,他們透過顯微鏡看到紅血球、表皮細胞、水中生物等,驚嘆聲不斷,紛紛表示,以前從沒看過自己身體的細胞長什麼樣子,也沒用過顯微鏡,一趟慈大之旅,讓他們收穫滿滿。

慈大醫學系4年級學生蔡斗元,4年來都到見晴部落服務,儘管念醫學系壓力很大,但看到像自己弟弟、妹妹一樣的小朋友,從換牙到長大,內心只有喜悅與感動。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