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楊進添 外長老爸的愧疚

2010/01/03  【文/邱珮瑜】


外交部長楊進添談起女兒隨著他的工作四處遷移,很是不捨。記者游順然/攝影

兩個女兒 他的驕傲

「對孩子非常愧疚!」外交部長楊進添談起兩個女兒,臉上寫著心疼與不捨,外交官的孩子自小在世界各國奔波,必須不斷重複面對同儕間的排擠與接納、語言上的適應、學習環境的改變,除了辛苦之外,也間接培養出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楊進添的大女兒在長庚醫院心臟內科擔任主治醫師,小女兒在美國休士頓的銀行擔任協理,各自擁有不同發展。楊進添說,仔細回想起來,與孩子互動時間很少,一天裡認真討論一個議題的時間也不多,最多5至10分鐘,對兩個女兒都有很深的愧疚。

「不過,我比較幸運!」楊進添驕傲地說,兩個女兒很小就訓練獨立自主的生活,一路走來,孩子的人生觀相當廣闊,工作表現也很積極,並且成為體諒他人、包容性大的孩子。

楊進添回憶,民國63年,他與太太帶著一歲三個月大的大女兒赴賴索托,一待就是9年,小女兒在賴索托出生,直到大女兒小學五年級、小女兒小學一年級才回到台灣。

惡補中文 追趕課程


1978年,楊進添外放賴索托時,全家人於宿舍內,留下難忘的全家福照片。圖/楊進添提供

臨回台灣前,楊進添拜託妹妹從台灣寄來教科書,要為長期學習英文的兩個孩子惡補中文。為了趕上進度與時間,太太從第一、三、五冊跳著教,每一冊也是從一、三、五課學起,但兩個孩子剛回台灣時,還是很難趕上課業,幸好孩子的學習力很快,一下子就追上進度。

幾年後,大女兒國中畢業、小女兒國小畢業後,楊進添又揹負著前往愛爾蘭開館的重責大任,舉家遷移。楊進添說,開館過程很辛苦,一開始全家擠在一間旅館客房內,另一間當辦公室,駐愛爾蘭代表處一切從無到有,一桌一椅自己弄,窗廉自己量,布料自己買來,經費省到最高點。

但努力追趕課程進度的兩個女兒,也和爸爸一樣苦。大女兒基礎不錯,很快追趕上進度,高中成績也很不錯,還選了應用數學課程,雖然全校只有她一個人選這門課,但學校特別安排一位應數老師為女兒一對一教學,也讓楊進添感嘆外國教育的用心與特別。

幾度遷移 苦了孩子

但英文早已忘光光的小女兒,卻辛苦得多。楊進添說,英文本身就是很難的科目,連地理、歷史等所有科目也全是英文,太太忙著為孩子查單字,小女兒另外還要學拉丁文、法語,簡直喘不過氣來。

楊進添回憶,開館之初忙得沒時間照顧孩子,有一次心血來潮,對著小女兒說:「來來來,妳法文拿來念給爸爸聽聽。」只見小女兒拿起書來,念得「哩哩啦啦(零零落落)」,當時楊進添忍不住語氣重了點說:「這樣子不行。」小女兒頭一低,兩行眼淚滴下來,低聲說:「爸爸,好難哦!」

事隔多年,楊進添如今想來仍是心疼:「我聽了心都酸掉、碎掉了…。」

從賴索托到愛爾蘭,第二次遷移是到愛爾蘭三年後,楊進添再度被調派到美國休士頓,擔任駐休士頓辦事處處長。由於派遣時間太臨時,大女兒在愛爾蘭已申請就讀英國愛丁堡大學,因此只有小女兒跟在父母身邊,格外寂寞。

楊進添說,當時為小女兒找到私立的貴族學校,小女兒不但要重新交朋友、重新學習課程,陌生學校的生疏感、貴族學校的階級差距,更是女兒心裡莫大的壓力。小女兒高中三年似乎不很愉快,「從她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楊進添不捨地說。

外交工作難言的心酸

休士頓僑務活動多,每天晚上也應酬不斷,駐休士頓之始,楊進添都會順路送小女兒上學去,小女兒每天早上都會問:「爸爸,今晚會不會回來吃飯?」通常都得到否定的回答。直到一、兩個月後,女兒也不再問起。

後來終於楊進添有了空檔時間,父女倆可以一起吃頓得來不易的晚餐。晚飯後,女兒黏在楊進添身邊談天說地,非常愉快,說個不停。楊進添後來催促女兒該做功課了,女兒卻說:「爸爸,我今天沒有功課」。

楊進添不相信,直問:「平常都有功課,怎麼今天沒功課?」女兒這才說,因為知道爸爸晚上回家吃飯,趕快在下午下課時間分次把功課做完,才好多一點時間與爸爸相處,「聽了心酸、愧疚啊!」事隔多年,楊進添說到這事,眼眶還是濕了…。

另一次,楊進添記得,那是在休士頓舉辦父親節活動,當時大女兒放暑假回休士頓,身為代表的他上台講話,提到因為工作太忙,長時間下來,沒辦法陪著女兒們成長,當時台上的他看到兩個女兒在台下掉眼淚,他的心裡也好難受。

楊進添說,外交子女每到一個環境、交了好友、放了感情,每隔三、五年卻又被迫分離,感情的割捨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到新環境又無法馬上融入,那種孤寂感、孤立感若是調適不好,可能造成心理上的衝擊,甚至影響人格發展,這就是外交子女共同面臨的問題。

訪談中,他不只一次說到「愧疚、心酸」,背後盡是外交工作者的辛苦。但提起女兒,楊進添又難掩驕傲之情,「我們比較幸運,兩個女兒從小就被訓練獨立自主的生活,這些試煉,也造就她們強大的國際觀與包容性。」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大女兒的心情告白:在自己土地的幸福感

2010/01/03  【聯合晚報╱邱珮瑜】

楊進添的大女兒擔任醫師,楊進添說,大女兒很小時,無意間就開始挖掘她對醫學的興趣,那時在非洲時,有一回他帶生病的大女兒去看醫生,等待過程中他對女兒說:「醫生是救人的,妳生病了,醫生會把你治好,當醫生很好,可以做很多善事的。」

雖然大女兒當時年紀還小,但楊進添卻已開始灌輸她許多觀念,他說,整個國際局勢與社會變化很大,長大後可能會碰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客觀環境變化,長大以後要做什麼事情,現在就可以慢慢思考。

後來在愛爾蘭念完高中以後,大女兒申請大學,楊進添問她「妳要學什麼啊?」她說:「我要當醫生」、「小時候爸爸說過當醫生可以救人啊!」後來楊進添為了讓女兒確定自己的選擇,要太太安排女兒到醫師診所見習一個星期,結果她「愈看愈喜歡」,也從此奠定她走向醫師的路途。

外交部1月下旬將出版一本有關駐外工作人員眷屬的心情告白書籍,楊進添的大女兒楊甯貽特別獻上一文。她寫著:父母當初苦口婆心說服她回國服務,讓她得以體會在自己土地上為同胞服務的連結與幸福感,不過,10年前甫回國的楊甯貽深刻感受到語言溝通的隔閡、以及醫學服務性質的大不同。

她在文中寫道,英國的公醫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讓全民享有醫療資源,也因為平等,許多檢查與開刀必須排隊慢慢等待,時間有時長達數月或一年,但回到國內時,醫院的高效率讓她不禁大開眼界。內科醫師除了要負責整個急救小組運作,也要負責所有醫療部門,當時她心想好久沒運動,怎麼跑得了整個醫院?

楊甯貽甫回台時,也曾發生糗事。她說,有一次她為一名曾罹患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es)的病人看診,不懂cellulites的中文譯名,不斷追問病人發生什麼事,最後還問:「你是說你的腿被蜜蜂叮到了啊?」病人差點沒暈倒,護理站的醫師與護士也調侃:「妳有沒有問是哪一種蜜蜂呢?」

楊甯貽說,她就像返鄉的鮭魚,途中雖然遭遇許多阻礙,仍努力回到孕育的源頭以及與生俱來的基因,重新和祖國連結在一起。這也是父親一直告訴她的觀念。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小女兒養寵物龜 只為…找個伴陪

2010/01/03  【聯合晚報╱邱珮瑜】

楊進添駐愛爾蘭期間,曾在非洲養過寵物的小女兒,一直想要再養小狗或小貓,由於當時從非洲回台時,送走寵物的難以割捨,讓他拒絕了小女兒。小女兒動之以情:「爸爸你平常都很忙,所以我想養寵物陪我…」果然成功說服楊進添。

楊進添說,當時愛爾蘭流行養小烏龜,全家人一起為女兒選購烏龜、買了水族箱,只見她每天清洗水族箱裡的石頭與砂子外,晚上還會用漂亮的圍巾蓋上水族箱遮光,讓烏龜一夜好眠。

後來,有一天烏龜竟然不見了,小女兒找遍整個浴室與房間,怎麼樣也找不著,後來發現浴缸底排水管通到地板下,但地板的洞口比管子大,小烏龜可能掉進洞裡,小女兒急得說:「爸爸,你快找消防隊來。」楊進添很為難,告訴女兒說這不是失火,房子也不是他們的,再加上如果拆了地板,就等於拆掉了整棟房子。

小烏龜不見了,女兒心情不好,書也沒辦法念,每天回來還是會把布蓋在水族箱上,相信烏龜還住在裡面。後來她心想,烏龜在地下一定會想找水喝,於是找來網子放進一塊沾水的海綿,放進排水洞,吸引烏龜來喝水。

每天摸每天摸,過了整整一個星期,「女兒的手真的摸到烏龜,沒想到這種驚喜的情形居然發生!」即使事隔多年,楊進添說著說著還是激動了起來,為女兒鍥而不捨的精神而覺得感動。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