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台灣品牌」有待重建信心

【聯合晚報╱社論】        2013.06.24 02:10 pm

今天早上又傳出令消費者不安的新聞,台北市衛生局抽驗雞蛋,驗出了超標的動物用藥殘留,包括知名超市頂好、松青販賣的洗選蛋也在不合格之列。另外,行政院消保處抽驗超商及連鎖店的便當,結果被驗出抗生素的產品,包括全家超商便當裡的蛋品,已經下架。這些都是知名的大店,還出現這種結果,讓消費者信心再一次受到打擊。

最近國內熱門的話題是「品牌」,尤其正處於兩岸簽訂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中,很多學者專家的建議是,台灣若想在此開放浪潮中保持競爭優勢,關鍵力量就要建立品牌。服務業是台灣的強項,本來沒有理由太擔心外在的競爭,但「品牌」的吸引力如果不夠,這些優勢能否發揮?舉例來說,「鼎泰豐」幾乎成了台灣的餐飲招牌,吸引國際和大陸觀光客絡繹不絕。怎麼樣讓台灣產業在「品牌化」的努力下,於市場競爭當中占有不敗之地,是大家都關心的題目。

但最近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顯示就算某些知名品牌也未能謹慎維護商譽,之前的義美使用過期原料事件騷動一時,老牌子的統一布丁也曾受到黑心原料波及,今天的雞蛋殘留抗生素新聞連大超商、大超市也中箭。而由於這些連鎖事件影響,造成整體的「台灣品牌」形象都受傷。大陸黑心食品風波爆發時,本地賣場開闢「MIT專區」作為號召;但如今,台灣食品在國際間未必能保住良好名聲。

品牌建立不易,商譽維護更不易。台灣的農產品,台灣的服務業,本來多少希望可以搭著MIT的便車向外拓展。以台灣農民曾寄予厚望的水果外銷大陸來說,在大陸展售會上很受歡迎,但是一般大陸民眾不容易買到,就是因為缺乏品牌和通路,甚至有仿冒的「台灣水果」。可見品牌形象還是需要穩固,不能只以「台灣的服務業很貼心」、「台灣的美食很好吃」去吸引消費者。

而就算建立了品牌印象,還必須做到每個環節不放鬆。台灣業者面對躲不掉的全球化競爭壓力,本來在「品牌化」的路上就必須戰戰兢兢。此刻的「台灣品牌」實在有待重建消費者信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