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16:05:05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脫掉白袍,投入搶救偏鄉的翻轉教育工程,27歲的呂冠緯(見圖)說,「我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天偏鄉孩子考上台大醫學系,返鄉行醫。」 商周出版提供
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脫掉白袍,投入搶救偏鄉的翻轉教育工程,27歲的呂冠緯說,「我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天偏鄉孩子考上台大醫學系,返鄉行醫。」
棄醫從教,呂冠緯的收入只有班上行醫同學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讓他敢於跨出舒適圈,他最感謝的是師長「成全」和爸媽「放手」,讓他可以發揮影響力,去促進教育的質變。
呂冠緯將他從「呂醫師」變「呂老師」的歷程,寫成《在白天做夢的人》一書,分享他敢夢敢為的「不乖」人生。包括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全球首屆教學創新冠軍、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今天都出席新書發表會。
呂冠緯大二時就創業開家教班,但他發現這樣只能幫到付得起補習費的學生,大五時看到《可汗學院》這本書,讓他非常震撼,原來用網路及便宜方式可照顧更多的人。
於是他開始自製教學影片上傳到YouTube,也收到偏鄉學生的回饋,於是退伍後毅然「棄醫從教」,投入翻轉教育行列。他帶領的均一教育平台已和宜蘭縣教育局合作,接下來將與台東縣和澎湖縣合作,搶救偏鄉學習落後學生。
脫掉白袍是否浪費七年醫學系教育,呂冠緯常面臨這樣的質疑,他卻篤信自己做的是「另一種醫療」,醫療訓練讓他能「診斷」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的「治療」,因為是跨界投入教育,和體制內老師衝撞出更多創新的火花。
「扶弱和拔尖」是均一平台的教育目標,呂冠緯說,傳統教室只有一個教學速度,學習落後學生課堂聽不懂,拔尖的人在教室裡很無聊,這個平台可以幫落後的學生搭起學習的梯子,也讓拔尖的人可以跑得更快,真正達到「適性揚才」。
師大附中全校第一名畢業、進入台大醫學系,呂冠緯出身平凡家庭,父母只是國中小學老師;他小學時曾偷懶不交作業,成績班上倒數第三名,後來自省做了不對的事,發憤圖強拚到第一名。
呂冠緯說,他有個願望,希望幫偏鄉孩子有機會考上台大醫學系,再回鄉投入醫療。在他看來,老師運用均一教育平台,就像醫師擁有斷層掃描和MRI(磁振造影)等強大工具,更可以發揮教育專業。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6902/6 ... 孩子未來行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