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額不足!5A產地學生搶校 家長嘆:5A成基本盤
2025/11/01 TVBS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廖廣賓 / 責任編輯 新聞中心 報導
https://news.tvbs.com.tw/life/303009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6DwyojkF0
新竹縣市人口快速成長,卻面臨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問題!數據顯示,新竹縣公立高中職分配率僅39%,遠低於台北市98%及苗栗縣91%,區域間交通又不便,學生為了就近入學,紛紛參加補習班爭取有限名額,升學競爭激烈。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指出,學生想讀離家近的學校,都要很高分數。教育局提五大方案因應。
每天放學後,新竹地區的孩子們往往無法好好休息,而是匆忙完成功課後趕往不同科目的補習班。家長們擔心孩子成績跟不上同儕,所以安排密集的課後學習行程。這種緊湊的生活已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從週一到週五,孩子們每晚都有不同科目的補習課程要上。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 羅君儀表示,她是在姐姐國一時才知道名額不足這件事,而弟弟卻早在國小四年級就開始超修課程。正是這種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促使她加入自救會,訴求新竹縣教育資源應跟上大量人口移入的現況。
新竹地區被稱為「5A產地」,數據顯示,114年全國有16547人達到會考5A成績,佔全體考生9.59%,而新竹市考生5A比例高達18.5%,新竹縣也達到13.7%,明顯高於全國平均。然而,考取高分並不代表有更多選擇。羅君儀強調,新竹縣的學生不像其他縣市只需努力考取第一志願或前三志願,而是連想要就近入學的學校都需要很高分數,不得不想辦法考高分。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 潘思齊指出,新竹縣的問題不是好學校或高分學校不夠,而是就近入學的學校不足。她拿基北區作比較,由於有發達的捷運和公車系統,學生可以輕鬆跨區就學。相反地,新竹地區不僅僧多粥少,大眾運輸又不發達,使得學生為了進入離家近的學校,必須更加努力爭取成績,導致家長焦慮、學生緊繃,升學戰場愈演愈烈。
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大新竹地區112學年度到116學年度將有近2000人的缺口。為此,教育局提出五大方案,不僅要回應人口需求,更希望縣市高中能夠平衡發展,提供多元選擇,協助孩子適性發展。五大方案的一環已落實在湖口高中,該校於9月1日搬進新校區,解決校舍不足問題,並計劃逐年增班,預計到118年全校將有36班。湖口高中校長姜錢珠觀察到,過去家長通常會優先填報竹北的學校,但近兩三年來,隨著湖口高中遷校獨立,社區家長關注度明顯提高,甚至出現擔心孩子考不上就近高中的氛圍。
湖口高中學生白宗祐表示,新竹縣的會考競爭越來越激烈,必須有A才能進入公立學校,讀書壓力相當龐大。他認為新校區的建設比舊校區新穎許多,校舍設計親切且開放,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學習環境。儘管縣府已著手從增班、遷校到資源平衡等方面改善,但興建需要時間,高分常態化、名額有限仍是不爭的事實。對於想就近就讀理想高中的新竹學子來說,這仍是一場持續的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