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5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豐原報導】

台中市國小退休校長陳忠秀(左)指導特殊孩子學音樂,一起吹奏陶笛,專心沈醉其中。他退休後把每個假日都留給身心障礙孩子,當音樂義工。 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市退休國小校長陳忠秀二度獲教育奉獻獎,他退休後把每個假日都留給身心障礙孩子,當音樂義工。突破障礙讓全盲孩子「看見手風琴」,帶自閉孩子與陶笛作朋友,教出6位總統獎得主。
陳忠秀96年獲教育奉獻獎,今年再獲同獎項,全國唯一兩度獲獎。該是享受清閒年紀,但陳忠秀說「我可不想退休等死」。退休10年來到處免費教學,調教出30幾名視障手風琴好手。
去年健檢發現有肝硬化及腫瘤,醫師安排開刀日期,陳忠秀為了視障孩子要到金門演出「越障之樂」音樂會,手術延後,抱病冒著颱風飛金門,就因掛心學生,放不下。
「陳校長超有辦法的」,一名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說,他兒子「目中無人」不肯溝通,但陳校長也不急,拿陶笛讓學生把玩,只要一發出聲音就大加稱讚,時間久了,問孩子肯不肯學,竟然點頭說要。
「沒有一個自閉症孩子是相同的」,但陳忠秀一貫耐心對待,直到打開孩子的心房。校長說,自閉孩子不看人,但用心在看、在聽,沒有訣竅,只有包容與接納。
陳忠秀說,手風琴是最適合視障孩子的樂器,對初學者他邊彈邊讓孩子用手摸,摸拉開的風箱、摸手指操作,家長錄下過程,回家練。久了,看得到一點一滴的進步。
他教手風琴、陶笛,不但免費,還經常借學生樂器。陳忠秀說,孩子肯學就好。10年來陳校長調教30幾名視障學生,其中6人拿到教育總統獎,讓陳校長與有榮焉。
陳忠秀手術後休養1年,最近又開始到各校教陶笛,他說,他希望人生走到最後,剩餘的精力還是要給弱勢孩子。
陳校長的女兒陳俐瑾也跟著父親學手風琴,成為台灣第一位正式拿到手風琴學位的演奏者。從小到大看到父親奉獻,現在女承父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