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丘成桐數學獎/搭車也在算數學 陳學儀奪金

2011/08/07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第三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昨天頒獎,中研院院士丘成桐致詞時指出,目前的教育忽視了推動基礎科學的原動力。 記者徐世經/攝影

第3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昨天頒獎,北一女學生陳學儀奪得金牌,國三的王毓平是3位銀牌得主年紀最小者,兩人都超愛數學,陳學儀搭公車也會解題,王毓平甚至為解數學問題,一整夜無法成眠。

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由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贊助,鼓勵中學生從事基礎數學研究,提供金銀牌得主未來就讀大學數學系4年獎學金,今年有1金、3銀及3位佳作。

陳學儀找出三邊長都是整數的三角形,探討幾何跟數論對應問題,決賽最後一天積極回應評審提提問,因較其他參賽者取得更多關鍵進展,獲頒金牌,可獲獎金6萬元,日後如就讀國內外大學數學系,還可獲4年48萬元獎學金。

陳學儀指出,大家都很優秀,能拿金牌有點訝異,「運氣特別好」,她從國中以來就很喜歡數學,因為「數學就是是或不是,沒有模糊地帶,」能夠提起她的興趣,引發追根究柢的心,她是北一女數理資優班學生,她說,數學專題研究讓她更深入科學領域,培養熱切的好奇心。

愛數學的陳學儀有時搭公車時會一邊解數學題,如果在車上找不到紙,甚至會寫在手上,今年升高三的她表示,未來會以台大數學系為第一志願。

王毓平的作品一度讓評審台大數學系教授王金龍以為是抄襲的,王金龍說,才國中的王毓平寫出來的方程式「讀完大學可能也不了解」,決賽時問了兩個多小時,發現他是真的懂。

王毓平小五起就自修數學,他說,小四時爸媽送他到美國讀書1年,暑假參加物理化學夏令營,愛上了實驗,立志要當科學家,更養成徹底了解問題的習慣,因此很愛問問題,數學和物理他都愛。

他也說,想到數學問題時會希望儘快想出來,爸媽不讓他熬夜,有時候睡前想到了數學問題,為了要解開,會一直想,即使躺在床上,「到天亮都睡不著,無法控制。」

平時也愛聽音樂和騎腳踏車的王毓平,暑假起參加車隊,被問到為什麼愛騎腳踏車,王毓平說: 「很少運動是可以一邊動一邊想事情」,未來上大學會以數學系為第一志願,但也要兼修物理。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丘成桐:台灣缺跨領域研究人才

2011/08/07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圖/聯合報提供

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昨天指出,有能力做有深度的基礎科學和跨領域學科研究的學者並不多,台灣尤其缺乏,如果台灣科技要在1、20年追上西方,一定要加把勁。

考試至上 學問欠新意

他也直指,台灣考試制度讓大家做出的學問少有新意,加上研究資源掌握在政府和資深教授手中,年輕學者不敢走新的方向,值得政府注意。

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及數學系主任丘成桐,昨天參加第3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頒獎,會後以「基礎科學的未來發展」為題演講時,作上述表示。台大校長李嗣涔、交大校長吳妍華等人也在場。

丘成桐說,台灣訓練科學人才的方式基本是以訓練工程師為主,小學到大學都以考試為主,對一些思想活躍的學生,採取矯正態度,做出來的學問少有新意。

基礎科學 要發揮志趣

他也說,台灣在跨領域學科鼓勵遠不如美國,其中一個原因是從小學到中學受到考試限制,一切以聯考為目標,而進入大學第一年就要決定念什麼系,難有其他選擇,是制度的問題,跟家長、老師和學校也有關。

就基礎科學來說,丘成桐表示,發揮個人志趣是重要前提,要創新必定有個人風格,跟繪畫、文學寫作一樣,如果凡事都有共同意見,就變得像填鴨式教學一樣,可以有效,但不見得有突出成果,「應想辦法讓年輕人有表達自我思想的管道」。

他也指出台灣一些怪現象,在國外20、30年發展的學問,國內年輕學者不敢研究,因資深教授沒有接觸過這些新的學問,但他們卻是評審。此外,當年輕學者得到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後,最大願望是當選院士,為此使出渾身解數,從此青雲直上,對學問的興趣卻可能是表面功夫。

留住人才 改革舊制度

丘成桐提出解決辦法,他表示,大量留學生回國,可用新思潮來改革這種過時的學術和教育制度,不過,台灣提供的薪水比大陸少很多,大量優秀的人才流入大陸,對台灣學術界是重大衝擊,政府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對這種情形,李嗣涔指出,國科會審查研究案採同儕審查方式,資深教授會審查資淺者,也有可能是資淺者審查資深者,不見得都是資深者審資淺者。

但他認為,提出太新的領域確實不容易通過,但拿到政府5年500億計畫補助的大學,也會補助年輕學者申請新領域的研究,至少可嘗試研究一、兩年,情況改善中。

李嗣涔也說,有能力做深度基礎科學和跨領域學科研究的學者全世界都不多,鑽研一門學問需要10年、20年,需要各專長人才跨領域合作。
朝陽日盛晴無雲
農稼豐收彩雲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