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註冊
登錄
論壇
搜索
幫助
導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統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教育資源分享論壇
»
冷門知識
» 是誰穿越了?考古挖出「7000年前智慧型手機」
返回列表
發帖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edushare
當前離線
UID
1
帖子
22965
精華
2
積分
20
閱讀權限
200
在線時間
3280 小時
註冊時間
2009-9-22
最後登錄
2025-7-18
管理員
1
#
跳轉到
»
正序看帖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edushare
發表於 2023-9-5 09:58
|
只看該作者
是誰穿越了?考古挖出「7000年前智慧型手機」
2023/08/14 三立新聞網 大陸中心/梁雪婷報導
是誰穿越了?考古挖出「7000年前智慧型手機」 網驚:還有雙鏡頭
考古出土的文物反映著過去人們生活的面貌。近日,就有網友分享仰韶文化的文物「雙乳石鏟」。不過,其外型卻意外神似「智慧型手機」,形狀、大小不但類似,還有「雙鏡頭」,讓網友直呼「是誰穿越了」。
微博「冷知識bot」指出,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5000年前,河南鄭州博物館展出當時的文物「雙乳石鏟」,是一個扁狀的長方體,外型酷似現代的「智慧型手機」。《瀟湘晨報》指出,「雙乳石鏟」為新石器時代直至夏商周時期一種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也是北方前仰韶時代出土數較多且最具特色的生產工具之一。「雙乳石鏟」可以挖土、沙、礫石、雪等,考古學家推測石鏟上的孔洞可能是便於安裝木柄。不過,這種方法可能造成木柄安裝不穩固。另外,由於石鏟本身比較厚實,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雙乳石鏟」應該只是半成品,這也同時反映出當時的打孔技術還不成熟。
照片曝光後,網友紛紛幽默留言「原來七千年前就有雙攝手機了」、「我解釋一下,這個文物只是長得像手機殼而已,其實並不是手機殼」、「某現代人穿越過去想手機想瘋了」、「這是哪個穿越的老鄉忘記銷毀證據了」、「以為是雙攝像頭的智慧手機……」、「是後置指紋識別的單攝手機」。
▲仰韶文化文物「雙乳石鏟」與現代「智慧型手機」外觀神似。(圖/翻攝自微博「冷知識bot」)
▲▼「雙孔石鏟」實際上是新石器時代一種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圖/翻攝自微博「冷知識bot」)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學測&會考績優典範
理財知識
網站公告
公告說明
個人作品
教育專題
數學專題
辦學報導
辦學愛迪爾
辦學idea
辦學標竿
教育殷鑑
教育法規
典範教育人員
校舍興建、修繕及美綠化
優異教學示例及班級經營
教育專業文庫
校長、主任甄試專業文章
校長協會暨全教總文稿
教育省思與佳文
教育專題與論文
教育專業網站
國語日報社論
佳言語錄
新聞金句
名人講座
學習典範與生活省思
值得學習的人物典範
改過遷善的人物典範
學測&會考績優典範
終身學習典範
台灣好人事
台灣省思例
雜文記趣
教育、社會、政經及食安時事
台灣教育-現況、變革與趨勢
台灣社會-現況、變革與趨勢
台灣政經-現況、變革與趨勢
台灣食安-現況、變革與趨勢
國外教育-現況、變革與趨勢
國外社會-現況、變革與趨勢
國外政經-現況、變革與趨勢
國外食安-現況、變革與趨勢
生命教育、品格道德、人權法治、親職教育、生涯技職與性別平等
生命教育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品格道德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法治法律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親職教育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生涯技職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兩性教育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交通安全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媒體視讀新聞報導與教學素材
數學教學資源分享
免費數學教學軟體
數學教育新聞
數學教育專文
數學教學素材
數學名言錄
閱讀推廣、創意教學、英語教學、補救教學
語閱教學新聞、作法及心得分享
學習扶助新聞、作法及心得分享
創意發明新聞、作法及心得分享
英語教學新聞、作法及心得分享
勵志與心靈小品
古歷史與今事件
洋蔥故事
短篇小品
好書介紹
特殊字音
網路科技與科學醫學
網路及科技新知
科學與醫學新知
生物與生態新知
電腦知識與學習資源
電腦、手機、平版小技巧
好用免費軟體
教學實用軟體
學習資源網站
綜合資源網站
推甄申請資訊
雜項資料
綜合訊息
跑走趣遊
生活巧手
健康環保
養生樂活
美食好物
遊學留學
職場達人
企職訊息
理財知識
鮮人趣事
國外新聞
大陸新聞
網路笑話
冷門知識
影片欣賞
教育影片
洋蔥影片
生命影片
運動影片
廣告影片
趣味影片
一般影片
純音樂&MV影片
聖歌&佛曲
FB影片專區
♥微電影
隱藏區
[收藏此主題]
[關注此主題的新回復]
[通過 QQ、MSN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