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從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成金牌教師 葉怡君培訓學生有一套

2025/09/07 自由時報〔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

高雄市三民家商服裝科教師葉怡君因為母親贈送的手提縫紉機,一頭栽入服裝領域,不僅曾以19歲之姿,創下當時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紀錄,並在國際賽拿下銀牌,投身教育界後更有1套從嚴格要求到關心鼓勵的訓練模式,迄今已培育出至少5面國內外競賽金牌國手,獲教育部選為典範人物。

談起縫紉啟蒙,葉怡君說,從小在家跟著媽媽手作,國中時期,因常與朋友外出讓父母擔憂,便寫紙條向母親表達想學車縫的心願,承諾若能擁有縫紉機,便會專注學習。沒想到3天後,真的收到1台當時價格不斐的手提縫紉。

在母親鼓勵下,葉怡君選擇就讀高職服裝科,雖有自學基礎,但被選上參加技能競賽時,仍得從零開始訓練。她回憶,那段期間幾乎每天從早上7點練到深夜12點,甚至夢中都在縫衣,過程艱辛難以言喻。憑藉毅力與實力,她創下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紀錄,參加國際賽事奪牌,之後更保送台灣師範大學,開啟教學與選手培訓之路。

葉怡君培訓國手已14年,她認為關鍵在於「選才」。首先是觀察學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否具備「耐心」,這是優秀選手不可或缺的特質。而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會鼓勵他們先自我反思、嘗試解決,也可以與同儕討論、尋求協助。若仍無法突破,她才會介入,透過引導與討論陪學生一起找出答案。

葉怡君坦言「訓練過程中,我是非常嚴格的」,雖希望學生能自我要求、力求完美,但也依學生狀況調整訓練方式,更會模擬參賽情境,打造「無人協助」的環境,訓練學生在壓力下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近比賽時,她則會轉變角色,從嚴格教練變為傾聽的朋友,以關心代替指導,「要避免選手陷入賽前缺乏信心的死胡同」,助他們找回「對」的感覺。

在培訓國手的道路上,付出的時間早已無法計算。葉怡君分享,她的丈夫常說「只要一開始準備比賽,我老婆就像丟了一樣」,而為了不耽誤備賽進度,無論學生多晚在通訊軟體上留言,也會第一時間回覆。她不居功的態度展現了全心投入、無私奉獻的精神,獲去年師鐸獎肯定。


葉怡君曾以19歲之姿,創下當時最年輕「女裝職類國手」,現已變成培育出金牌選手教師。(教育部提供)


葉怡君獲得去年師鐸獎(右二),接受賴總統表揚。(教育部提供)


葉怡君(左)指導國手參加2023年阿布達比亞洲技能競賽服裝創作職類榮獲金牌。(教育部提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