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鏟子超人登《衛報》 萬人湧光復救災 居民:志工比政府先到

2025年10月03日 ETtoday新聞雲  國際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1003/3044225.htm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數百萬噸泥沙沖入街道,造成嚴重災情,至少18人不幸罹難。災後短短數日,全台各地數萬名志工湧入,被稱為「鏟子超人」(shovel supermen),他們戴著斗笠、穿著雨鞋、手持鏟子投入復原工作。英國《衛報》也以長文報導這股台灣自發救災潮,描述滿載志工的火車一班班抵達,場面令人動容。

《衛報》2日指出,這場災難源於2025最強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帶來豪雨,導致馬太鞍溪在7月因山崩形成的堰塞湖決堤。15.4萬噸水夾帶泥沙傾瀉而下,瞬間吞沒光復鄉街區,高中操場被厚達1公尺的淤泥淹沒,鄉間房屋甚至滅頂,罹難者多為行動不便、來不及逃生的長者。

災後第一個周末,光復湧入超過3萬名志工,足足是當地人口的4倍,其中包括學生、僧侶、退休人員、健身愛好者、外籍移工、帶著小孩的家長,甚至是遊客。許多人透過社群媒體響應,台鐵為疏運增開班次,軍警也進駐維持秩序。慈濟基金會調度近萬名人力支援,現場不時響起「加油!」的吶喊,形成既混亂又熱血的景象。

然而,地方民眾對政府應對頗有怨言。王姓居民受訪直言,「災後已經3天了,根本沒有政府人員來這裡。但志工凌晨5點就來了,他們說他們是從台南來的。」

中央與地方也因撤離行動互相指責,中央稱早已發布紅色警戒與疏散令,縣府則批評擴大疏散令為時已晚,且僅要求居民上2樓避難,未強制撤離,但中央強調已多次發出警告,且法律上應由縣府負責執行。

《衛報》還提到,許多光復居民回憶災前仍覺得一切如常,超商、餐廳都照常營業,導致部分長者輕忽災情。有人飯吃到一半驚覺洪水襲來,倉皇逃上2樓才得以倖免;也有人因拒絕撤離,不幸葬身泥流。事發後災民認為,若當局能挨家挨戶敲門提醒,以防居民沒聽見廣播或沒收到簡訊,也許有機會減少傷亡。

文末寫道,志工潮到了周一下午逐漸散去,回到日常工作崗位,當成千上萬人準備搭火車回家時,當地居民紛紛高喊「加油」、「謝謝」。儘管光復鄉災情很快就淡出國際媒體頭條,但台灣社群媒體上仍充斥各種「超人」救災身影與互助故事,有人分享清理經驗與建議,有人甚至寫了一首歌,「但大多數人只是想在災難過後傳遞一點希望」。


▲ 收假後的光復車站依舊擠滿了「鏟子超人」。(圖/記者許權毅攝)


▲▼ 堰塞湖潰決帶來嚴重災情。(圖/路透)



▲▼ 各種「超人」馳援花蓮光復。(圖/記者許權毅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