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0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表揚補救教學的學生楷模,台東縣池上國中學生溫俊惟(右)數學從二分進步到九十六分,最感謝數學老師詹永名(左)。 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東池上國中數學老師詹永名,大學時曾到台東幫原住民小孩課輔,發現有父母到外地打工,煮了一鍋泡麵,就讓小孩吃兩三天,讓他很震驚,「連飯都吃不飽,孩子課怎會上得好?」他從此立志當老師,一頭栽進弱勢生的補救教學。
詹永名補救教學班學生溫俊惟,數學從兩分進步到最高九十六分,昨獲教育部表揚為補救教學楷模學生。詹永名陪同北上領獎,說出「一鍋泡麵」故事,感謝學生讓他更堅信教師的神聖使命。
卅六歲的詹永名是台中人,退伍後就到台東教書至今。他回憶,當年讀文化大學數學系時,有一年暑假到台東的太麻里金崙部落幫原住民小孩補救教學,發現有的學童很可憐,父母煮了一鍋泡麵,就把孩子丟在家裡,到外地打工,小孩沒錢,每天都吃這鍋泡麵,讓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是為了替這些孩子抱不平而當老師。」詹永名後來修教育學程,每年暑假都到金崙部落課輔,連當替代役都選擇到當地學校服務。退伍後他到太麻里賓茂國中任教,後來轉任池上國中,當到教務主任。
詹永名說,他讓學生脫胎換骨的關鍵,在於「認同學生」。他告訴溫俊惟,即使不會加法,七加八要扳手指算,也並非丟臉的事,只要算出來就好。他說,老師就是鼓勵他們不要自我放棄,一旦幫他們重拾興趣,不用你逼,成績就突飛猛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