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1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桃園瑞豐國小教務主任鄧秀美協助夜光天使班孩子找到自信,受教育部表揚。 記者陳智華/攝影
教育部昨天表揚參與夜光天使計畫的老師和志工,一開辦即參與的桃園瑞豐國小教務主任鄧秀美將學生都視為「自己的孩子」,說服家長讓孩子參加,孩子進步就給禮物,中輟的孩子不再逃學,更多孩童有自信,學習能力大大進步。
教育部97年9月起將弱勢家庭將課後照顧延伸到夜間,推動「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不少孩童參與後有正向改變,教育部昨天表揚參與人員,鼓勵他們共同付出愛心與關懷,陪伴這些孩子,受獎者包括學校、行政人員、講師、臨時工作人員及志工等。
鄧秀美當老師已28年,該校需要參加夜光天使班孩童不少,每期開設兩班、有30多人,但不少弱勢家庭不願孩子參加,鄧秀美去家訪,希望家長讓孩子提升競爭力,創造自己的幸福,說服家長。
她表示,不少到夜光天使班的學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考卷也不敢寫,覺得自己比人差,她教孩子打躲避球、唱客語兒童、背唐詩,孩子稍有進步,就買蛋糕鼓勵;也教孩子唱英文字母歌,因為「唱比背容易」,孩子學習效果好,有自信外,成績也進步。
胡如水12年前從越南嫁到台灣,4年前先生因工作意外過世,白天採茶撫養3個女兒,工作之餘,則到學校當志工。大女兒小學三年級時參加夜光天使班,二女兒和三女兒也相繼加入,後來她晚上到學校協助夜光班,她說:「懷著感恩的心,回饋學校,報答老師。」
目前班上有10個孩子,胡女水說,除3個是自己女兒,其他也都當自己的孩子照顧,除協助低年級孩童寫功課,也會包水餃、煮麵或包粽子給他們吃。她說:「夜光天使的計畫很好,孩子進步很多。」
胡如水的大女兒因跟爸爸感情好,無法接受爸爸已經去世,變得叛逆,她請夜光班老師協助女兒,現在女兒跟她感情很好,懂事、貼心。讀小二的小女兒最近投稿國語日報作文得第一名,她說: 「我比任何人都高興,我不是要女兒考第一名,只是希望她們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