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2.12.15 02:56 pm
美國只要發生槍擊案,槍枝管制的老議題就一定會被媒體搬出來熱烈炒作,但受限於憲法的規範,美國步槍協會(NRA)又是全美最有影響力的遊說團體之一,所有的討論最終也注定無疾而終。
美國的槍擊屠殺案件可說血跡斑斑,遠的不談,比較近的大案就有2007年4月韓裔學生在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持槍掃射,造成32人死亡。而更鮮明的記憶發生在今年7月,戴著面具的槍手在電影「黑暗騎士」首映的戲院內大開殺戒,共有12人喪生。
7月的慘案發生時,正值總統選戰期間,槍枝管制並成為大選的討論焦點之一。當時一位倖存者還在紐約市長彭博贊助下,出面拍攝一支廣告,呼籲兩黨總統候選人支持槍枝管制政策,但並未受到重視。如今,血的教訓記憶猶新,桑迪有克小學卻又平添26亡魂。
聖荷西信使新聞14日在社論中呼籲,目前還不知道凶嫌是否有精神或暴力前科,但管制攻擊性武器、高容量彈匣,以及全面清查、擴大對心理疾病的溝通管道等,一定會有助減少慘劇的發生。
然而,不論媒體如何高聲疾呼,民間團體如積極推動,管制槍制的努力卻注定會徒勞無功。其間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禁止侵犯「人民持有與攜帶武器的權利」,除非修憲,槍枝管制政策根本無法推動。
此外,號稱擁有430萬會員「全國步槍協會」(NRA),主張民眾有合法擁有槍枝的權利,以便自衛和打獵。由於NRA是全美最有影響力的遊說團體,也一向慷慨提供政治獻金,幾乎沒有候選人敢公開得罪他們,槍枝管制也更加成為難解的政治議題。
例如,加州參議員余胤良今年中曾提出SB249法案,希望防堵加州槍枝管制法案的漏洞。但在槍枝團體遊說下,最終還是遭到擱置。
事實上,白宮發言人卡尼14日就在記者會上說,現在不是討論立法管制槍枝的時候,應該專注在向康州和當地執法人員提供援助資源。槍制管制將來會有機會在華府進行政策辯論,但目前不是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