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名家論壇》吳崑玉/盧媽媽的萬曆十五年

2025-10-29  NOWnews 文/吳崑玉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47786

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最重要的結論是:明朝的制度設計與崇尚道德的官僚文化,使皇帝「無法用法律、數字來管理國家」。這使得國家無法進行有效的數量化管理,進而導致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種種問題。悲哀的是,萬曆十五年(1587)的438年後的台灣,從花蓮縣政府始終無法確實掌握災民名冊,到台中市政府疫調始終掌握不住豬隻數量,甚至一天多出一個獸醫師,我們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官僚們,極度抗拒精確的數字管理,抗拒法令制度規範的作業程序,於是一團混亂,處置方式毫無邏輯,災後七日依然亂七八糟。這個台中市政府顯現的是,有政府比沒政府還糟。鄉民苦笑談論豬隻死亡數為什麼會從117頭,跑去106頭,又傳出78頭?那些不見的豬都跑那兒去了?答:應該都跑去台中市政府當官去了。

在「萬曆十五年」的敘事中,有明一朝之所以如此混亂,始於皇朝初期即強調儒教的道德禮法治國,於是光一個禮儀問題,皇上可以與大臣們吵個幾十年,甚至皇上根本不上朝以為抵制。官僚階層與地方士紳結成一種非牛頓流體,依其特性可以快速通關,但與其對抗卻鐵定深陷其中,想打卻老打在一團棉花上。於是,中央收的稅收不確實,因為人丁田畝的數字是地方報上來的,中央沒有查核的能力,反向卻因田繳實物、丁服勞役,使得計算單位混亂,官僚士紳得以上下其手,富戶豪強豪強舞弊隱匿,官吏差胥、里甲保長等互相勾結,以賦役轉嫁於貧民下戶,富戶反得逃避。貧農人口遂大量流亡,土地荒廢,賦役制度混亂而分派不均。

於是張居正推動「一條鞭法」,統一稅賦,但人亡政息,官僚系統繼續維持其與地方士紳的利益勾連,在中央則與主子對抗,以道德品格結黨互鬥,然後,整個國家都無法在數字上管理,從頭到腳爛到根了。這才是明末貧農四處流竄而成流寇,朝廷既無力徵兵,也無錢發餉的根本原因。

這一連串指控看似對明朝政治腐敗的指控,卻道出了幾千年來中國地方政治的智慧結晶。地方政治人物怎麼對付中央的嚴格控管?讓你根本不知道啊!鐵打營盤流水官,你中央派來的官總得升遷離任,但我地方胥吏士紳,卻是經年累月,世世代代在此生活,雞犬相聞,聲息互通,人脈串連,金脈交接,官不在大,有錢則靈,等你幾年總得走的。而且制度上很多東西依賴地方通報,我地方不報上去,你中央怎麼知道?有人吹哨?那我遲早得弄死你,起碼讓你沒有朋友,走在路上,坐在椅上,總覺得腦後涼涼的,似有背後靈在看著。

所以,關鍵手法就在官官相護,互相遮掩,讓中央「不知道」,那就稅無可抽,法無責付。尤其出了事之後,推個人出來頂,弄點錢過來糊,等風頭過了,大家日子又可以照樣過了。所以,花蓮的災民名冊,為什麼災後數週仍不確實,有受災的沒領到,沒受災的卻能領?因為不能確實啊!災民名冊必須得由鄰長、村長、鄉長一路報上來,才能確保自己人都領得到錢,不是自己人就一毛錢都領不到。機會好的話,中間還可以多報幾個親朋好友,或北漂,或死人,吃幾個空缺,順手撈一筆啊!為什麼小傅拍桌痛幹卓榮泰:「你中央政府憑什麼直接發給災民35萬,不經過地方政府?你把花蓮縣政府當什麼了?」一個人35萬,幾千號名冊中只要有100個吃空缺,那就有3500萬,多大一筆油水啊?

所以,重建座談為什麼只能讓自己人進來,其他人不准進來,連光復當地選出的議長都不准進門?錢哪!200億耶!怎能讓敵對派系沾到半點好處?這錢是老子辛辛苦苦當總召弄來的,怎能分給不是自己人的人?

台中則是出事後交叉掩護的典型。老豬農很有問題,他想掩蓋豬瘟疫情也可以理解,一隻豬可以賣到1萬元左右,爆出非洲豬瘟就得全場撲殺,當場損失至少300萬。但14日來場檢疫的動保處獸醫師為何不採檢?便值得玩味了。當壓力全壓向動保處與農業局,檢調查下來,可能有一排人要揹上刑法130條,「廢弛職務釀災罪」,於是只能把水攪渾,把責任推給非官方的特約獸醫師與獸醫佐。出事沒通報也有責任,所以又只能弄出個養豬協會總幹事來提早到11日通報,以撇清責任。這我就不懂了,如果11日市府就接到養豬協會異常通報,那14日為何不採檢?如果是豬丹毒死了幾十頭豬,那不是該啟動防疫機制處理豬丹毒嗎?事發後疫調報告7天做不出來,難道是有更高層官員涉入掩蓋?

環保局問題更大。出事農場廚餘來自梧棲清潔隊,豬場七月後未依規定上傳蒸煮畫面,該去現場核查異常的是中市環保局,但環保局8、9月都沒去看,10月14日出事後,15日才跑去看,還說該做的事都做了?這是到停屍間去做CPR吧?!不是想遮掩失誤是什麼?還有,中央怎麼知道出事了?化製場異常死亡通報,那請問,化製廠都報到中央了,沒有報地方政府嗎?什麼時候報的?台中市政府怎麼半點不吭聲呢?後續處理更是荒腔走板。如果廚餘是非洲豬瘟主要感染源,那就算要傾倒掩埋,四周與底部起碼也得鋪上防水布吧?要不病毒全進了土壤與地下水,反而擴大感染源。但現場畫面看起來根本沒鋪,而且廚餘也沒瀝乾,也沒噴消毒藥劑。被罵後,一天變三次,一下埋、一下燒,11個洞變4個,過幾天如果不夠埋呢?是不是直接倒進台中市政府,高溫烹煮,全員吃「盧媽臭臭鍋」更簡單點呢?

不論花蓮或台中,地方政府的標準反應模式都是「蓋鍋蓋」,讓中央政府不知道,不要管,地方議員不准問。據說現在中市府對於議員索資,一律回以「檢調調查中不便提供」,這不是蓋鍋蓋是什麼?蓋鍋蓋就是要遮掩事實,目的就是要迴護某些自己人,或者製造斷點以保護長官,這與花蓮的玩法可說是一體兩面,有好處不能讓上級知道,才能上下其手,坐地分贓;有問題更不能讓上級搞清楚,如此才能官官相護,隻手遮天。請問,如果讓他們這種四百多年前農業社會傳承下來的運轉機制繼續存活,我們這個國家還配稱為現代社會嗎?

台灣的主要問題,其實與萬曆十五年也沒差很多。中央與主流媒體,有興趣的都是政治鬥爭,打著高風亮節的炫麗口號,抨擊著對手微不足道的道德瑕疵,談論著遠大理想與外交關係,但對於腳踏實地的作業流程、管理細節、數據核實,卻一點興趣都沒有。假設一下,如果在今年9月,非洲豬瘟案情爆發前,有議員拿著廚餘蒸煮資料未上傳質詢,或化製廠通報有豬隻異常死亡資料上媒體,請問有人會理他們嗎?恐怕連條新聞都上不了吧?!除非台中市養豬協會高幹出面痛罵盧市府不聞不問,才會有一點新聞價值,這還是因為提供了政治鬥爭的材料,而不是因為這是一場危機風暴的前導訊號。

究其根本,我們整個的行政管理體系,依然沒有脫離前工業時代,進化到電子資訊為主的後工業時代,大量依賴一層層官僚的逐級上報。舉例來說,蒸煮廚餘有沒有達到90度1小時標準,為什麼必須依賴養豬場上傳?為什麼不能由政府提供標準溫度與計時設備,開機即自動上傳存檔,政府監管單位一發現異常便立即派員查核並紀錄上傳?豬隻生病或死亡相片能否上傳檢核?化製廠通報有沒有連結到地方政府警報系統?這些都可以降低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遮掩或疏忽,讓整個行政管理系統更精確的通過自動化進行數字管理,這些事比普發一萬,或蓋個捷運,弄個場館,辦個購物節,都重要得多吧?!

但這些事務推動起來,鐵定有很大困難,最大的困難來自官僚體系。因為自動化與數字化,代表著會讓很多只需蓋章就能過活的中層官僚失業,從此沒有半點功能,而且再無職缺可以塞人。但就整個行政體系而言,這不正是組織扁平化,功能效率大幅提升的契機嗎?為什麼政府組織改造了幾十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人員卻總是愈改愈肥大,出事機率卻愈來愈高,危機處理能力卻愈來愈低呢?政治從業人員,不該深思一下嗎?

一個現代政府,如果不能在數字上管理,就注定是個落後、腐敗、癱瘓無能的政府。乾隆一朝號稱盛世,但馬戛爾尼到中國走一趟,看到的卻是沒有鋪平的黃泥馬路,路邊一堆衣衫破爛的要飯民工。李鴻章訪美,看到的大樓、電車、工廠無不令其震驚,因為人家能在數字管理上建構出現代社會,而中國還在用人的兩腿當作人肉避震器,只能坐轎子。台灣這個政治社會,只不過把萬曆一朝的道德禮儀爭論,換成了行銷至上、聲量掛帥、八卦肉搜、政黨惡鬥,而未曾在每一次災變與事件後,往前追溯原因,往後尋求解方,往下消滅人為變數,而只愛往上猛打政治責任。從歷史教訓到災變應處,再再說明,真實的行政能力是需要科技力量介入取代人力的,不消滅樁腳政治,不能跨越地方仕紳與官僚們的欺上瞞下,再多法令制度規範,再多司法檢調介入究責,也是杯水車薪,拯救不了癱瘓的地方政府的。沒有地方政府,中央只是個沒手沒腳的水母,啥事都吵翻天,但啥事都做不到位。防疫已經是中央監管執行最嚴格的系統之一,但還能捅出如此潑天漏洞,問題與解方顯然不是多數人在吵鬧的項目。我們必須從非洲豬瘟的教訓中看清,地方政府的「官瘟」,遠比想像中的嚴重,這還不只是地方首長換人做做看所能解決的宿疾,而是整個社會都必須加以關注,並投入改變的議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