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6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

關渡自然公園是大台北的最佳賞鳥去處之一,透過賞鳥活動,可讓民眾更加了解鳥纇的生態與全球暖化的關係。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哪些鳥類最多?鳥類分布熱點又座落哪裡?我國過去從未作過大規模的鳥類族群調查,農委會特生中心與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合作進行台灣鳥類族群監測,去年三到七月共紀錄九萬隻鳥類調查,為台灣繁殖鳥逐步建立「戶口普查」基礎。
由於鳥類具有易觀察、物種數適當、賞鳥人口眾多及調查方法發展完善等優點,特生中心以鳥類作為國家生物多樣性重點監測對象。特生中心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聯手調查台灣鳥類族群、追蹤鳥類繁殖現況,預計逐步推動外來、保育、濕地等鳥種監測。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組長林瑞興表示,台灣鳥類大調查 (Breeding Bird Survey in Taiwan,BBS-Taiwan)以留鳥及夏季候鳥等繁殖鳥類為主要調查對象,針對高山、平地、海邊等不同自然環境,透過系統性抽樣進行調查,除了瞭解繁殖鳥類現況。
全球共有一萬種鳥類,台灣可見的多達570種。林瑞興指出,去年繁殖期間總計在160個樣本區域,紀錄超過200種、九萬隻鳥類,發現台灣前五種密度最高的鳥類依序為麻雀、白頭翁、紅嘴黑鵯、冠羽畫眉、綠繡眼。此次調查平均每抓到100隻鳥,就有近11隻是麻雀。
特生中心盼透過BBS-Taiwan計畫,逐步建立鳥類族群依據、分布熱點等。初步調查發現部分台灣鳥類分布熱點,如白頭翁多集中西部、烏頭翁集中東部,台灣藍鵲在北部較常見,翠翼鳩則以南部居多。
野鳥在野外一旦生病,容易成為獵食對象。林瑞興指出,野鳥的健康狀況多半良好,此次調查意外發現,野生白尾鴝感染禽痘症的比例極高,是否危及白尾鴝族群,未來還需進一步觀測。這種過去好發於雞隻、鴿子等家禽身上的病毒,為何會感染野生白尾鴝,至今還是一個未解的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