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6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王維玲/台北報導】
大學彈薪方案上路,在未獲頂尖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的大學中,有28人獲教育部補助,每人一年加薪50萬元,可連續3年,一共拿到150萬,台師大共有包括校長張國恩、副校長林磐聳等4人獲得,人數最多。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說,為提升台灣學術達國際水準,培育優質人才,教育部推動彈性薪資,在原來薪水外,可因研究或教學好加薪。
獲頂大或教卓計畫補助的大學,最多可用補助經費的10%,作為彈薪方案,還有國科會的補助;對未獲頂大、教卓,以及教卓獲補助在3千萬以下的大學,教育部另編1億鼓勵優秀老師,計畫將試辦3年。
教育部說,這次有470人申請,28人通過,大學有18人,技專校院有10人,通過比率約6%,獲獎者每人將獲3年共150萬元獎助,每年核給一次,甚至比台、清大有些老師多,林聰明說: 「就是希望留住好老師」,但除每年都要考核,「也不可以跳槽」,跳槽和表現不好都無法繼續拿到獎助。
林聰明說,獲獎助都是「非常優秀」的老師,除了研究很好,教學也很優秀,至於多位擔任行政職者獲獎,跟行政無關,行政職在審核中沒有分數。
獲獎的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顏維謀表示自己「運氣好」,他也說,這個方案除有利於延攬國外優秀人才,更重要的是讓好教授不要跳槽,肯定教育部的用心。
林磐聳對獲獎感到榮幸,他說,全球都在找優秀人才,教育部獎助提供人才留下的誘因。他認為獲獎「不是錢的問題」,是代表政府對學者專業領域成就的重視,鼓勵大於實質金錢考量。
台師大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表示,獲獎雖開心,「更希望師大能夠獲得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學校才能長遠穩定發展。」
對外界質疑台師大獲獎4位老師都是行政職,張俊彥表示,校長張國恩上任時,刻意挑選研究成績傑出老師擔任行政主管,希望優秀老師可以站出來帶領學校,提升學校競爭力。張俊彥指出,自己、張國恩及宋曜廷都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林磐聳也曾獲國家文藝獎,「研究貢獻應該都沒有問題」。 |